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行业 > 国内外湖泊治理典型案例与启示
国内外湖泊治理典型案例与启示
发布日期:2012/9/3 10:35: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巢湖要统一有序保护与开发,走永续发展的路子”的部署和要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讲师团)8月28日~29日邀请省市社科界专家学者举办“巢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专题研讨会,现刊发部分参会文章,以飨读者。


  湖泊污染治理是世界公认难题。国内外在湖泊治理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先进理念和经验,其科学的治湖举措对巢湖的保护与发展,无疑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典型案例


  1.日本琵琶湖:实施“四个保水”。 20世纪50年代以来,赤潮频频暴发。从1972年起,日本政府全面启动了“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历时近40年,促使琵琶湖水质由地表水质五类标准提高到三类标准。一是机制保水,从国家、地方市政到直辖县均制定了相应法律,如水污染控制法、国家湖泊水质标准和琵琶湖水质标准等,琵琶湖所在地滋贺县实行比国家更严格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二是科技保水,成立琵琶湖研究所、水环境科学馆、琵琶湖博物馆等科研机构,设立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和国际环境技术中心。三是工程保水,针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重点实施了污水处理、湖岸保全、防洪和水利用等相关工程。四是管理保水,对入湖河流及流域下游地区综合考虑,并分别制定对策。


  2.欧洲康士坦茨湖:强化多国合作治理。康士坦茨湖流域横跨德国、瑞士、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四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区生态环境开始恶化。经过多国联合治理,到本世纪初,水质基本恢复到污染前水平。一是成立国际湖泊管理机构,建立了康士坦茨湖生态委员会、保护康士坦茨湖国际委员会等一系列组织,强化国际合作。二是共同制定湖泊管理法律,先后制定了康士坦茨湖保护协定、流域土地利用规划、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法律,促进了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三是控制重点面源污染,禁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广泛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修复生态,改变营养元素循环、利用大型沉水植物净化水体等。


  3.西湖:打造中国最美湖泊。近年来,杭州市投入巨资,开展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景区水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水质明显改善。工程被联合国评为“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一是控制水土流失,在湖区周边大力实施拆违还绿、拆迁还绿,大幅提高土地绿化率,增强土壤固着力。二是严格控制污染源,拆除西湖周边违法、有碍观瞻和无保留价值的建筑,实施沿线截污纳管等重点工程,实现沿湖单位污水全部纳管。三是实施引水工程,修建了西湖引水工程,年引水量达1.2亿方,确保西湖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四是实施底泥疏浚,完成疏浚量342.5万方,疏挖面积5.5平方公里,湖区平均水深由1.6米加深到2.5米。五是完善湿地系统,保护流域自然植被,调整流域农业生产方式,构建良好的水陆交错带湿地系统,较大程度地将氮、磷保留在陆地系统的物质循环中。


  有益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环境也是生产力,是发展的最大资源、最大效益和最高目标,牺牲环境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增长。吸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环保优先”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把生态环保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


  2.坚持综合统筹、重点突破。湖泊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综合统筹、科学推进、重点突破。吸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实行经济社会生态措施并举,湖泊、流域、区域并重;从湖内治理向全流域保护治理转变,从专项治理向系统、综合治理转变,从以专业部门为主向上下配合、各级各部门协同治理转变。


  3.坚持全民参与、政民互动。湖泊治理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公众主体作用,积极形成政府与公众合力治污的良性互动。吸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加大投入、谋划项目、强化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又要通过完善各项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引导群众和民间组织,进一步唤起广大民众的高度自觉,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和污染治理能力。


  4.坚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湖泊治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长远谋划、久久为功。从国内外湖泊污染治理情况来看,无论是拥有先进治污技术、公众环保意识较高的日本,还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治污投入力度最大的太湖流域,都经历了漫长的治理过程,尚未取得规划预期效果。吸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要求我们必须对巢湖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坚持长远谋划,杜绝浮躁心理,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小成为大成。


  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推进湖泊治理开发,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固有手段,以改革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实现治理模式的突破。吸收借鉴国内外湖泊治理经验,要求我们必须突破部门、行政区域分割弊端,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制约工程推进的主要障碍,深入推进政策、投融资、用地和工程建管模式等领域创新;围绕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综合技术集成创新;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可持续发展;推进干部考核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青岛滨海学院学子为智慧城市建设排水难题创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排水管理体
南通市政部门系统升级市区排水防涝设施 让
《上海市排水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政策图解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2025年全省
2025年西安将完成3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
荆门市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绩效评价
5月1日起施行!《肇庆市农业水污染防治条
城市更新背景下,排水管网如何变韧性?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6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7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8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9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10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