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花大力气投巨资治污,另一边却暗地偷偷排污,每天近万吨污水直排湖中,东湖污染最重区域——官桥湖陷入“在污染中治理,在治理中污染”的怪圈。
最近几天,本报接到市民周先生投诉,在风光村附近的官桥湖和小庙湖水域,有四个排污口每天向湖中不停排放污水,恐怕影响官桥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卓刀泉北路加油站对面的湖边,只见一个直径约为1.5米的管道正在向官桥湖中“吐放”污水,长约50米的乳白色“污龙”向湖心延伸,排污口一扇门敞开着,周围泛起大片油垢及白色泡沫,还有腥臭的死鱼。在此散步的居民李斌很无奈地说,“这个管子已经排污1年多了,稍微停下臭气熏天,也没见人管一下。”
继续沿湖往南走约300米,在楚源大厦路口湖边又是一个相同管径的排污口!该管暗藏在人行栈道下方,听不到污水流动声音,“要不是看到排污口水下翻起白色水花,把周边湖水染白,根本发现不了。”随行的刘先生说。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又发现2处排污口,一处位于小庙湖水杉林中暗排污水,一处在卓刀泉中学旁沿湖石壁中不停流出污水。
而就在这些排污口不远的官桥湖上,正漂浮着一块块人工浮岛,上面种植了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据说是用来净化水质。更远处机器轰鸣,一条绿颜色的环保疏浚船不停给湖底清淤,挖掘出来的污染底泥经脱水干化后运走。
该治污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官桥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自去年5月份正式启动,经过清淤、水生态修复、岸线整治,累计投入达1.5亿元。治理目标是“将水体由原来劣五类改善为五类,主要污染物消减60%以上,透明度提高50厘米,实现水质自然长久净化。”
而来自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今年元月份,庙湖(官桥湖)水质总氮、氨氮等超标4~5倍。“我这边在治污,那边却在排污,治理效果岂能不打折扣?”官桥湖治污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初步统计目前官桥湖日“喝”污水近万吨,并向有关部门多次反映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排污口一直没截断。”
据悉,官桥湖沿线有40多家餐馆,周边学校、酒店、医院等污染源众多。昨天下午,记者将官桥湖“边治污边排污”一事反映到市水务局,该局水务110相关负责人称,将派人到现场进行调查,坚决制止非法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