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蓄水库
从以排水为主到蓄水利用
德国汉堡市:德国汉堡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蓄水库,可以在汛期调节洪水水量,减小洪峰过境时的压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库既可以保证城市汛期排水通畅,又可以合理利用雨水。
德国近些年正在推广一种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这种新排水系统包括各种根据地势安装的洼地、渗渠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该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的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让尽可能多的雨水下渗,不仅减少了城市内涝,而且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荷兰鹿特丹市:荷兰鹿特丹市位于海平面以下,经常面临海水倒灌的威胁。此外,鹿特丹市洼地很多,排涝压力很大。为减小排涝压力,鹿特丹兴建了水广场,即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建在鹿特丹市区最低的洼地上,由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各水池有渠相连。平时水广场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暴雨来临时就变成了实用的防涝系统。由于雨水都流向了地势低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水广场的水池形成了一个可以循环的网络。水量大时,大水池中的水就会流到沟渠里;水量变小时,沟渠里的水又回流到大水池里。如果城市水资源紧张,水广场储存的水还能净化为淡水资源。
建设共同沟
避免反复开挖道路
随着城市的发展,供电、通信等管线都要埋入地下,道路屡屡被挖开,一条路每年不知要被挖开多少次。城市要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反复开挖道路无法避免。专家表示,建设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可以避免反复开挖道路。
地下管线共同沟也叫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简称共同沟),把本来在地上架设或埋入地下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安装到地下隧道中,并在地下隧道中预留了宽敞的检修空间。共同沟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国外大城市都建设了共同沟、地下污水处理场、地下电厂、地下河川以及其他地下工程,将影响市容和破坏城市环境的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全部转移到地下。共同沟被誉为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有集约性、综合性等优点。
目前,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兴建了共同沟。巴黎市的共同沟甚至成了著名观光旅游景点,因为它“像卢浮宫一样洁净”。据悉,巴黎共同沟中有1300多名工作者进行下水道维修、清扫等工作。莫斯科市有130公里长的共同沟。日本在1991年成立了共同沟管理部门,以推动共同沟的建设工作。1963年,日本颁布了《共同沟法》,旨在解决共同沟建设中资金分摊、建设技术研发等关键问题,共同沟随之在日本快速发展。目前,日本已成为共同沟建设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共同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在21世纪初,在80个城市干线道路下建成长约1100公里的共同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