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河历来被称为中山、珠海两地的“母亲河”,西江流域前山河段的污染整治也影响着中珠澳三地的居民用水安全。近日,记者从坦洲镇政府获悉,截至目前,坦洲投资上亿元的坦洲河北岸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坦洲镇鹅嘴涌(安南工业园)截污工程、翠微涌截污工程、东灌渠截污工程、沙心涌河涌综合治理及配套管网等工程以及东灌渠清淤工程6项截污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污染河涌上开出鲜艳的花
其中,最具农村治污代表性的工程,则是去年12月19日开始运行的沙心涌综合治理工程,这也是中山首个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该工程计划总投资约402万元,包括人工湿地和污水管网两部分,运行后直接改变了沙心村附近污染严重的状况。
一株株美人蕉、香根草、芦苇等美丽的植物在人工湿地上摇弋生姿。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坦洲镇和珠海市交界处的沙心涌人工湿地。记者看到,在沙心涌堤围边缘有两根白色管道,一根直径约40厘米,一根约10厘米,变浊为清的水正哗啦啦地注入沙心涌。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建设包括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景观塘和管网配套工程,全长约1100米。”坦洲镇环保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污水主干管起点为沙心涌南屏工业园人工渡口处,终点接入位于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东侧的人工湿地,主要收集沙心涌坦洲镇一侧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流入沙心涌,可以达到地表水4类标准。
记者了解到,2007年至今,坦洲镇还先后投资近5500万元,完成了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据悉,坦洲镇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共分三期建设,目前已建成一、二期建设,两期主体工程总投资约5500万元。
全面清扫“违建游击队”
事实上,横跨中珠澳三地的前山河流域周围,存在着不少“违建游击队”造成的污染死角。坦洲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地处两市边界,非法养殖、违章搭建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近年来,坦洲在启动截污的同时,更保持清违高压态势,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强力清理非法养殖场点、河面垃圾和两岸的违章建筑、违规堆放和处理垃圾行为。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该镇组织城管执法、环保、农业、兽医等多个部门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清拆行动,共出动人员1540人次,对前山河流域污染水环境的养殖场等进行拆除,拆除非法搭建养殖场共383间,清拆鹅嘴涌边废品收购站29间,清拆面积总共约38000平方米,目前已100%清拆完毕。
另外,该镇还开展了前山河流域污染企业、重金属污染企业、化工及危险废物转移企业、工业废水转移企业、枯水期环境安全等系列专项环保行动,对前山河流域重污染行业开展“地毯式”核查。据统计,去年该镇共出动1860人次,检查企业775家次,同时在镇内大小河涌打捞漂浮垃圾11998吨。
“珠海界涌、沥溪、南溪、翠微东大工业区、南屏工业园等排出的生活、工业污水未采取截污措施,经排污渠分别流进我镇上界涌、下界涌、东灌渠涌、十四村涌、沙心涌,经茅湾涌、坦洲涌、鹅嘴涌等最终汇入前山河。”坦洲镇宣传办主任黄当葵表示,前山河跨界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坦洲将继续加强与跨界地区的交流和沟通协调,共同采取措施做好前山河综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