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工信委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该市39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缺水影响生产的达213户;至2月20日,全市有412户企业停产,109户企业半停产。工业产值占全省近两成的“工业大市”曲靖,遭遇空前危机。
记者在曲靖双友钢铁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公司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公司投资8.6亿元新建的年产94.5万吨镍合金3号高炉,自去年9月建成后因缺水一直无法投入生产,500名培训好的工人也因此无法上岗。这只是曲靖市持续4年干旱缺水对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的一个缩影。
坐落在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双友投资发展集团公司是该市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据公司总裁助理李光介绍,加上3号高炉,双友钢铁公司的年产值可以达到50亿元。但因干旱缺水,政府只和他们签订了2012年完成产值30亿元的目标任务。春节过后,随着旱情加剧,公司对今年是否能完成30亿元产值都心中无底。近两个月来,不仅生产用水无法保障,甚至连公司为职工建盖的8栋700多套住房,也无法正常供应自来水了。公司打了一口井,但一天只能出几十方水,抽一两个小时,要停四五个小时才又有水可抽,工人们常常等在井边提水。记者在办公区看到,卫生间冲马桶的水也是黑黑的,经了解原来是厂里把生产废水处理后用来冲马桶。
据介绍,随着旱情加剧,将直接导致更多企业因缺水而限产停产。为此,曲靖市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水难题。云维等一些企业取用地下水保生产,市里引导企业循环用水及中水回用。市有关部门认为,目前该市最有效、可持续的措施就是中水回用了。自去年9月开始,该市在全省首家着手研究把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当时,市有关部门提出,每天可以有12000至15000万立方米污水可以中水回用至工业企业。包括双友钢铁在内的几家大企业开始从污水处理厂铺设输水管道至厂区。今年春节前夕,该市西城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正式输往双友钢铁公司用于生产。但由于随着旱情加剧,城市生活用水也受到限制,导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大量减少,原先计划可以每天供给双友钢铁公司的六七千立方米中水,最终只能供应2000多立方米,只能满足1号和2号高炉70%的用水。3号高炉继续“束之高阁”。 李光说,中水回用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因为中水对机器设备有损伤,不能长期使用。
目前,该市已经把保民生摆在了首位,提出的用水原则是“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工业;先地上,后地下”。随着大春生产即将开始,该市工业用水又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