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喀左“显山露水”塑美丽新城
喀左“显山露水”塑美丽新城
发布日期:2011/1/21 9:11:56

  2010年11月28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到辽西塞外边陲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根据北京市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推荐,全国爱卫办按照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和考核命名办法,对2009年和2010年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城)的申报镇(县城)进行了评审和社会公示:其中,北京市八达岭镇,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等79个镇(县城)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卫生水平达到了《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的要求。经研究,全国爱卫办决定命名北京市八达岭镇、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等79个镇(县城)为“国家卫生镇(县城)”。这是鼓舞士气,汇聚人气的一条消息,是对所有参建者最高的褒奖,是该县跨进“十二五”门槛后力求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核心提示


  这几年来,人们都说,曾几何时有些破旧的喀左县城,变得日渐山清水秀、显山露水了。喀左人称“金鼎之地”,在辽、冀、内蒙古交界处的2238平方公里范围内,群居着汉、蒙古、回、朝鲜等19个民族,镶嵌着这座具有1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喀左。该县境内发现距今1.2亿年世界最早、最大的“喀左中国暴龙”化石,有距今15万年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有使中华文明史提前1000年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是中国第一个“楹联之乡”,“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共争辉


  远古文化赐予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憨厚、朴实,赋予了他们创造和发展的灵感和勇气。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县后,那里的一届届党政领导,一代代人民群众不断接过前辈建设者的接力棒,用智慧、用血汗描绘建设自己的秀美山川,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党政领导同全县人民一道,紧把时代发展的脉搏,用科学发展观去审视、去统领、去建设。按照“工业强县、项目支撑、城市牵动、体制创新”的发展思路,找到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出路,实现了社会经济全面的复苏和又好又快发展,并曾身居2008年至2009年度全国县域经济最具成长性百县(市)。


  物质文明吸人眼球,叫人看到未来的希望;精神文明更是花红果硕,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拼搏,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截至“十一五”末,喀左县先后被国家、省、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县”、“平安先进县”、“科技进步县”、“民族贸易县”、“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县”、“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县”等。成为辽宁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防治流行性出血热工作先进单位”、“农村改厕先进单位”、“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绿叶杯竟赛优胜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县”、“辽宁省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和 “旅游强县”、“国家环保模范县城”与 “国家文明县城”等。在这些荣誉的花环中,他们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编织的耀眼夺目,编织得科学、灿烂,使之摘下全县脏、乱、差的落后帽子。


  立足大发展浓墨重彩绘新城


  时代的巨轮迈开奋进的步伐,喀左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携手与时共进,改革、创新、发展。他们说:“改善环境是当务之急,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站在时代的高度,恒心已定,誓改城乡旧的容颜。自2006年以来,这个县在经济快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干群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抓出实效。健康教育工作实、教育范围广。喀左县把健康教育纳入爱国卫生发展规划,全县各个部门相应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各小区、物业小区长期开展健康教育,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 88%和72%。全县中、小学普遍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5%和83%。县城医院、乡镇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的灌输,住院病人及家属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2%。县城企业定期举办有害作业岗位防护知识培训和女职工保健教育,县城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95%、知晓率98%。县爱卫会长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和无烟单位评选,县城2所医院被评为市级无吸烟单位,各公共场所均设禁烟标志,有专人负责禁烟工作,全县范围无烟草广告宣传。


  “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成为“五城联创”的“天字号工程”。整个“十一五”期间,喀左县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全县“五城联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旅游城、国家环保示范城、国家文明县城)工作之首,强化组织领导,组成实力雄厚、领导科学有方的创建指挥系统。县委书记、县长担起总指挥的重任,副县级以上领导为副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共同组成“创卫”指挥部;在全县230个基层单位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畅通了上下协调工作的渠道。同时,县委同政府把“爱卫”和“创卫”工作写入党代会、全委会和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县人大、政协、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自身优势,为创建工作添砖加瓦,形成了上下联动、同抓共管的“创卫”格局。


  保障和考评机制的完善与强化,使创建工作进程搭上了“顺风船”。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首先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人、财、物的落实到位,让创建工作队伍“不缺水”、“不断粮”。加强爱卫和创卫两办队伍建设,设置办公场地,增加编制人员,保障各种经费的供给。各乡镇、街道办、社区、行政村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仅近两年全县投入专项活动经费达163万元。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还强化了考评机制。将创建任务逐层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并与各单位签定责任书,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位次考评,与干部的政绩、提拔使用和评先选优挂钩。通过机制的完善和强化,使创建工作顺风挺进。


  为参建单位、人员戴上“紧箍咒”、悬挂好“引航灯”,保证了工作不出现任何的纰漏。创卫工作是一个庞大、琐碎的工程,为把这一项工程顺利开展,县政府健全制度机制,先后向全县印发《喀左县爱国卫生“十一五”规划》及相关实施方案;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颁布实施了有关管理条例、办法等;县爱卫会印发了《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同时,县政府明确了相关单位、部门每一创建阶段的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形成城镇、街道、社区、单位、居民“五级联动”的创卫体系和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一个目标干到底,一个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


  广宣传大发动唤起全民共创建


  “创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合力创建。喀左县面对43万人民,专门成立相关宣传组,大张旗鼓、渗透各个层面宣传鼓动。召开全县各类动员会、现场会达150多次;创办《创委简报》专题通报有关工作情况;组织各新闻媒体,出专栏、专题;开展社区宣传,5年来印发各种宣传单15万份、宣传册8万份,悬挂张贴标语1.1万多条,墙报、板报900余期。再利用社区秧歌队和大型文化广场等活动,构建覆盖了全县的宣传网络,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创建氛围。


  大投入换取大变化,提升新品位,眼盯“创卫”目标,按照“改造老城、开发新城、沿河发展、提质扩容”的城市建设思路,多方筹措资金33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定位在“山水生态园林、文化旅游宜居”上,先后聘请省规划设计科研院所,全力打造“红山遗韵、凌河风情、水岸山城”的城市品牌。为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加快了城区道路建设,形成“九纵九横”、“内成环、外成网”的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交通网。对供排水设施建设,投资2200万元,完成日供水3万立方米的供水扩建工程,供水管道每年延长4公里。排水管网城市覆盖率达85%。城市广场、公园等公用设施建设成就喜人;对以水扩城工程,投资1.2亿元,实施以大凌河西支城区综合治理为主的碧水工程,建成人工湖景区,形成“一湾碧水,两岸秀色”的壮美景观。实施的以校扩城工程,使20所农村初中迁入城市,2009年以来,新建县城第四、第五小学,增加县城人口3.6万人;对以园扩城和以商扩城战略,使如今的11家企业入住利州工业园区。使许多旧的商业区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对环卫设施的投入,安排专项资金3600万元,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和医疗固废处理场。购置了各种环卫车辆及附属设施。同时建设水冲公厕、垃圾池等,全县垃圾袋装,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上,按照“显山露水、透绿出新”的要求,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建9.5万平方米小游园、多处带状公园、街路绿化、新增广场绿地、种植各类树木、庭院绿化等。到目前,全县获市、县级花园式小区23个;获省级绿化先进单位、市、县级绿化先进单位的30家。与此同时,美化和亮化工程给城市增添了道道风景;全民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卫生素质;大力普及的健康知识深入人心;实施的街路净化管理、市容美化管理和交通畅通管理,成效有目共睹。特别是以防治大气、水、烟尘污染为重点,把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加大了“三废”治理力度,全县环境保护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 2005年以来,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示范城”打下坚实的根基。


  全民建设崭新风韵小城


  展画卷五载光阴,数载创建、奉献,喀左县人民终于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美了容”,换来了沉甸甸的“国家卫生镇(县城)”的荣誉。


  如今,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90%;县城污水处理达到100%;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07%和11.49平方米;城区全年API值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16天,占全年天数的85.5%;城区“四害”密度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出台并实施了爱国卫生、城市管理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建成区无烟草广告;近几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居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98.5%。市容环卫设施得到完善。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处理场1座、污水处理场1座、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座、医疗固废场1座,城区建公厕78座,主要街路公厕覆盖率100%,主要街路水冲公厕率100%;居民区及街路设置垃圾筒560个,地坑式垃圾箱、果皮箱700多个,覆盖率均100%。拥有各种环卫车辆45台,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清运率100%,道路清扫保洁率100%,普遍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居民袋装垃圾率100%。环保综合指标达标。到目前,全县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值每立方米小于0.117毫克,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噪音平均值低于60分贝,烟尘控制覆盖率为100%,县城污水处理率100%。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全面达标。除 “四害”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465户,监督检查覆盖率100%,食品抽样检测合格率100%,餐具检测合格率90%。对从业人员的每年健康体检,“五病”调离率100%。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均办理了《卫生许可证》,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体检率100%、培训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9%,且供水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和《培训合格证》,体检培训率100%。同时,经过上级现场技术调研和检测,鼠、蟑螂等各项密度指标均达到全国爱卫办下发的文件要求。传染病防治效果显著,单位和居民区卫生达标。各类医院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均设立肠道门诊。多年来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县城单位和居民“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县城及周边环境卫生面貌今非昔比。建立健全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完善了管理机制。对城区周边村庄卫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干路得到硬化、支路得到平整,脏、乱、差现象得到根除。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2.64%和100%,30%的行政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喀左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机制新、领导力度大、全民参与广,效果触目可见。这项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让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构建了社会和谐,促进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说:“创建一个国家卫生县城,等于为全县人民栽下万株梧桐树、挖出一个硕大的聚宝盆!”(记者:张 辉)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渭南市扎实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1分钟“揪出”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
上海:从地下到云端,解码2050年智慧城
云南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水利部专题部署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贵州扎实、系统推
上海市防汛办研究今年汛期排水除涝力量叠加
自贡:全省率先实施“留水”工程,为全国缺
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10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