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记者从市创模办了解到,通过对创模26项指标进行全面调查,2010年西宁市已有16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要求,达标率较2009年上升15个百分点。在26项创模指标中,有4项得到较大提升、12项得到巩固和加强,其余10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空气优良率达到85.5%。通过对重点企业废气、机动车尾、煤烟尘、扬尘、餐饮油烟及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综合整治,使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优良率达到85.5%,较2009年升5.23个百分点。
●完成254个排污口规范整治,日收集污水约5万吨。经监测,湟水河流域西宁段2010年同2009年相比,水质断面达标率上升54.6%,超标断面减少6个,劣V类断面减少3个,小峡口出境断面水质由2009年的劣V类提高到IV类,达到水功能质量标准。
●全市饮水水质达标率99%。按照国家创模指标要求,制定饮用水应急供应预案和保护措施,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启动备用水源地设计建设议程,目前,预计全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9%,巩固在达标指标以内。
●工业增加值耗能下降6%。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降低能耗的重要抓手,加快节能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淘汰电解铝、铁合金、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公别为5万吨、10.5万吨、79万吨,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可达到同比下降6%的预期目标。
●单位GDP用水量得到控制和降低。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全市万元单位GCP用水量为58.3吨/万元,较2009年降低16.8%,较2008年降低27.8%,呈逐年下降趋势。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进展顺利。全面组织实施15个化学需氧量、4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和5个计划外减排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68000吨、化学需氧量31265吨、氨氮4046吨、烟尘35781吨、工业粉尘34023吨,分别控制在目标任务之内;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789吨,削减二氧化硫7218吨。
●机动车尾气年检率提高36个百分点。开展机动车“黄绿”标志管理,在新车落户、二手车转入和年度检验环节中,严把机动车尾气达标、噪声达标、车身外检检验关、发放机动车尾气年检率达到68.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创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湟中、湟源、大通三县及第三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预计全年处理水量420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7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完成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历史遗留铬渣治理项目已动工建设,青海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和西宁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尹家沟、沈家沟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二期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作者:张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