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治河之战 民生之惠
治河之战 民生之惠
发布日期:2011/1/28 9:11:41

  水,有一种灵动之美,其气息与活力足以激发一个城市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哈尔滨市代市长林铎把穿城而过的松花江及其支流——三沟一河称为城市的魂魄。


  然而,就是这三沟一河——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和阿什河,作为城市内河,水黑岸脏,臭味盘绕,实在让哈尔滨蒙羞已久。林铎说,这是一个现代城市不能接受的现实。于是,从2010年8月24日起,哈尔滨人展开了一场针对城市内河的综合治理行动。


  河殇


  曾经清澈的三沟一河日渐污浊,城市贫困人群和外来打工人员栖居于此,低成本的生活状态使这些人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内河污染的侵袭。


  实施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谈何容易。从有哈尔滨以来,内河已经被忽略了百余年。


  哈尔滨市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10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松花江边的小渔村,满语叫阿勒锦,意译为晒网场的意思。


  上世纪初,沙皇俄国以滨水的哈尔滨为枢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于是,闯关东的人来了,俄国人来了,犹太人来了,这座城市享受着松花江的滋养兴盛了起来。


  秀水丽景,美不胜收,承袭着沿水而居的习惯,不仅松花江岸边成为居民稠密区,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和阿什河沿岸,也成了人口聚居的地方。时至今日,三沟一河沿岸仍然是外来人口集中的区域。


  不同的是,曾经清澈的三沟一河日渐污浊,泄洪功能基本消失,变成了排污河,岸边也成了垃圾和粪便的收纳场所,城市贫困人群和外来打工人员栖居于此,低成本的生活状态使这些人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内河污染的侵袭。


  谈起内河的变迁,在何家沟干摆渡活儿的刘福成颇有感慨。他从小在离沟不远的沈家屯长大,今年65岁,在他年轻的时候,用洗脸盆都能在沟里舀到鲫鱼和泥鳅,而且沟水清澈透明,他和伙伴们常在水里洗洗涮涮。只是岁月没有留下美好的痕迹,最近30多年来,何家沟水一天比一天黑、一天比一天臭,河床也一天比一天窄,过往坐摆渡船的人们都捂着鼻子,下船就匆匆掩面逃去。


  记者在信义沟化工路段市场遇到了卖活鸡的李玉荣。她来哈尔滨快10年了,她租用的房子就建在沟边,从来的那天起,这里夏天蚊蝇满天、垃圾遍地,冬天垃圾堆成冰山,冒着难闻热气的沟水从来不结冰。她说:“我们在家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户,闻着臭味脑袋疼。”她还说,这里的房租比别的地方便宜,每月200元,上别处的话,怕承担不起。


  住在附近信义村的张国纯介绍说,信义村有2/3都是外来人口,生存条件很差,在附近做小买卖的,就都把垃圾倒在沟边。


  如果说,城市早期的移民沿河定居是为亲水而为,那么,最近二三十年,大量的外来人员则是奔着廉价的棚户房而来,而他们的到来,又加重了三沟一河沿岸的污染。


  河憾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沿马家沟多处地段已被开发为公园和住宅小区,但是其水污染状况却没有根本改变。


  在三沟一河中,马家沟流经4个行政区,全长34.7公里,其中7.3公里横穿市区,流经市中心最主要街道,因而也最引人注目,马家沟河的治理也较早地纠结在哈尔滨人的心里。


  早在20年前,哈尔滨市政府曾选择重要区段进行了消淤疏浚,此后陆续进行的治理时断时续,市中心河段水质也时好时坏,有的区段铺设了水泥河底,有的区段安装了截流管线,重点区段引进清水,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马家沟水环境质量恶劣的局面。


  在马家沟流经的区域内,有工农村、平房村、曙光村等,生产、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沟里,垃圾遍布沟岸,虽然马家沟水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和太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松花江,但是,沿沟形成的污染对周围环境已经构成严重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记者曾写过一篇题为《老市长的未了情》的报道,记录了已退休市长宫本言对马家沟治理的抱憾心情。


  眼下,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加快,沿马家沟多处地段已被开发为公园和住宅小区,人们对马家沟河治理的抱憾情绪愈发强烈。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何家沟、信义沟也不再安静,关于沟水水质及两侧污染问题屡次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针对周边企业污染排放的专项治理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但是,如果不采取彻底的措施,无法根本性地扭转脏乱差的局面。


  阿什河是满语黄金水道的意思,是哈市金源文化的诞生地,全长257公里,然而,现在不要说是黄金水道,就连鱼虾都难觅踪迹,低于Ⅴ类的水质使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也有人无法回避这条河,在阿城市区上东南部,大片棚户区沿河而延展着,居民们自家的浅水井打上来的水是暗红色的、混浊的,说是井水,实则是阿什河水渗到地下的脏水,而居民们的泔水又会原地倒回阿什河,好一个取于兹、还于兹。这里的居民的最大憾事就是未能不再添污阿什河。


  河患


  在张基春看来,三沟一河就是悬在环保工作者头上的利剑,这里的污染问题不解决,松花江的水生态环境就会存在隐患。


  三沟一河曾是渔家的乐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棒打狍子瓢舀鱼”这样的话描述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美景,松花江特产鱼曾是一道道名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家的一次流行病研究打破了哈尔滨人的自负,哈市以打鱼为生的群体中,患肿瘤疾病的概率高于其他群体。


  于是打渔人纷纷扔下鱼网,现在哈尔滨市真正意义上以打渔为生的人早就绝迹已久。


  2009年春节前后,哈尔滨市环保局局长张基春到任,在进行环境巡查时,她更深刻地意识到三沟一河问题的严峻性。她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环保工作人员说:“三沟一河就是悬在我们环保工作者头上的利剑,如果不立即开展治理,早晚要出事的。”她还说,“三沟一河问题不解决,松花江的水生态环境就存在隐患。”于是,她开始为整治三沟一河而游说、奔走、努力。

#p#副标题#e#
  此时,正是实施国家松花江“十一五”污染治理规划的关键时期,规划中的24个项目就有6个是关于三沟一河污水处理项目,但项目进展并不乐观。


  为了能在2010年年底完成这24个项目,张基春在市委、市政府的会议上,多次陈辞利害,为市领导的综合决策发挥参谋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横向协调多个部门,使有关部门把实施项目提到重要位置。


  河幸


  一个实干的政府带动了各相关部门。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指挥部成立后,迅速打响了一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的民生攻坚战役。


  仅有污水处理厂是不够的,张基春认为,三沟一河环境必须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0年8月,林铎到任哈尔滨市代市长。在他上任的第10天,在张基春的陪同下,他视察了市区中的“三沟一河”的重点区段,看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景后,他怆然长叹,难过得中午饭都没有吃好。


  那天下午,林铎召开了政府各部门参加的专题办公会,专门研究三沟一河的综合治理工作。


  在这次会上,他拍板成立了三沟一河综合治理指挥部,主动担当总指挥。他说,“我这个总指挥不是虚挂的,我要随时监督工作进展,每隔20天要听一次汇总情况。”他还说,“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就不应该让这样的情况再延续下去,治理三沟一河,就是解决最大的民生,就是最大的惠民行动。”


  两个实干的人碰到了一起。


  一个实干的政府带动了各相关部门。


  从8月24日起,三沟一河综合治理的民生攻坚战役打响。仅1个半月时间,三沟一河沿岸的12万余吨垃圾全部清除殆尽;仅两个半月时间,三沟一河沿线20米区域内的房屋拆迁完毕;仅3个月时间,三沟一河已完成铺设截污管线31.1公里,目前铺设工程在零下的气温条件下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市环保局在整个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强化协调服务,一方面对沿河308家企业进行污染排查,已有282家通过治理实现稳定达标,对其中14家实行了关停,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12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实现了三沟一河无环保隐患。


  河魂


  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工作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所有参加施工的人们一起在铸就城市的河魂。


  眼下,冰城哈尔滨日间气温都在零下,在通常情况下,已经不能进行工程施工了,然而,三沟一河综合治理工作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在各个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昼夜不停,人员几乎不歇,小旗在挥舞,哨令在鸣叫,工人们总是挑灯夜战,所有参加施工的人们一起在铸就城市的河魂。


  他们所有的奉献就是为了——消灭三沟一河的黑臭现象,消灭阿什河的劣Ⅴ类水,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展现了攻坚克难的精神,也展现了服从大局的责任意识,更展现了城市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风采。


  征地拆迁是一场攻坚战,各区政府发展责任主体作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甚至借助法律手段克服了鸿朗花园拆迁等难点问题,为治污工程腾出了时间。


  铺设截流管网是整个工程的难中之难,在冬季施工的不利条件下,施工人员每天20多小时战斗在冰天雪地之中,忙碌在雪水和冰块之间,认真研究恶劣土质条件下的管网安装方法的创新,把抢工期变不可能为可能。


  哈尔滨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已清理的三沟一河沿线设置了垃圾箱,并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把沿河的清扫工作纳入城市管理中,确保了脏乱现象不再死灰复燃。


  建设管理部门所承担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也在加紧收口、安装、调试、试运行……一切都快马加鞭。为了让进口的设施及早通过海关运抵现场,政府领导亲自协调,海关也大开绿灯。


  在资金使用上更是东拆西借,预支先用,只要是用于三沟一河治理,谁都不打横……


  是哈尔滨市自己,也包括外地的施工单位,共同为了三沟一河的清澈铸就了新时期的河魂。(记者:杨晓娣)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渭南市扎实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1分钟“揪出”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
上海:从地下到云端,解码2050年智慧城
云南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水利部专题部署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贵州扎实、系统推
上海市防汛办研究今年汛期排水除涝力量叠加
自贡:全省率先实施“留水”工程,为全国缺
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10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