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 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
●水质分类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省环保厅公布《2010年度珠江综合整治考核情况》。在13个考核城市中,东莞以96.5分再得第三。去年,东莞也取得全省第三名的成绩。根据省环保厅公布的情况,去年,珠江流域内主要大江大河水质维持良好(Ⅱ~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大部分流经城市水体水质明显改善。
尤其是,东莞运河水质稳定优于Ⅴ类。相比2009年的水质评价“恢复到Ⅴ类水质”,去年东莞运河水质又得到改善。
东莞被点名表扬
每年,省环保厅都要对珠江流域综合整治进行考核。
去年,是实现珠江综合整治第三阶段“八年江水变清”目标的最后一年。去年,省环保厅对珠江流域内各市的水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喜人:流域内主要大江大河水质维持良好(Ⅱ~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大部分流经城市水体水质明显改善。其中,东莞运河水质就被省环保厅特别点名表扬,“珠江广州河段、东莞运河水质稳定优于Ⅴ类。”
Ⅴ类水,通俗点说,即一般景观要求用水。去年,东莞运河水质稳定优于Ⅴ类水,换句话说,就是可做景观水观赏,但不能直接接触人体,市民不能下河游泳、洗衣服。
不过,这个评价已经比2009年有所进步。当时,省环保厅对东莞运河水质的评价是,“恢复到Ⅴ类水质”。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以上
水质要改善,离不开污水处理厂。省环保厅表示,截至2010年底,珠江流域所有市县均建有污水处理厂。考核显示珠江流域共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66座,总处理能力1581.7万吨/日,比2009年增加68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396万吨。初步估算,2010年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比2009年增加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省还加强了对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流域各市进一步加强电镀、化工、冶炼、制糖、食品发酵、纺织印染、制革等污染严重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2010年流域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
连续两年东莞成绩排第三
今年的省考,东莞成绩依然排在前列。
最终,在13个考核城市中,东莞得到96.5分,位列考核城市第三名。考核前两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和中山,得分分别为98.4分和97.6分。这也是,继2009年之后再次名列第三。记者翻查去年成绩,东莞的最终成绩是9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