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获悉,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成科研团队组织的青海湖丰水期水体环境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今年青海湖水体生态环境调查结束,各项工作将转入内业资料汇总、数据处理分析和撰写报告阶段。
青海湖水体环境调查工作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今年5月下旬,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加入中科院青海湖联合科研基地,承担起青海湖水体生态环境基础性科研与调查工作,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水体理化和生物学实验室,在青海湖区共设定25个采样点开展了青海湖水体理化指标和水生生物学指标的系统调查。8月23日至9月1日,水生所科研团队再次对青海湖水体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在青海湖水体设样点17个,主要入湖河流设样点5个,相邻独立水体设样点3个。此次调查比1961年的青海湖综合考察(水生生物调查)更加全面,新增了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黑马河和菜挤河5个主要入湖河流和尕海、金沙湾、耳海3个相邻独立水体的样点。
今后,此项工作将每年两次的频度开展,并逐渐拓展到湖泊底泥、水体金属元素以及相关湖泊学研究,形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展示,进而对青海湖水体形成较为完善、准确的认识,为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作者: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