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十二五”海水淡化投资将达200亿
“十二五”海水淡化投资将达200亿
发布日期:2011/10/19 10:33:28

   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最近心情不错,因为前不久,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郭有智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该纲要支持开发大型反渗透、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鼓励大规模海水淡化产业化示范工程,这将加快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自主性和规模化。
 
  “可以确定,海水淡化行业今后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郭有智信心十足地表示。
 
  投资空间扩大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设备整体上依赖国外产品。
 
  以反渗透膜为例,《科学时报》记者从中国分离膜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膜生产企业约有300多家,膜工程公司有近千家,但规模较大的多为外资或与境外有合作的公司。而国内膜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少、产品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这无疑影响了膜技术的应用和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
 
  现在,随着各项扶植政策的推出,上述问题将很快得到改观。郭有智表示,今后,海水淡化设备的国产化率无疑将大幅提高。
 
  事实上,随着淡水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显,国家对海水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目前,科技部正在制定《“十二五”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而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改委会同11个部委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同时,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据中国脱盐协会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至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到2020年,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50万至3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5倍以上。
 
  产能的翻倍也意味着投资空间的扩大,尤其是海水淡化设备方面的投资。这将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良机。
 
  郭有智认为,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将促进膜企业之间、膜企业与水处理工程公司之间的组合,有利于创建中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有利于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的竞争。
 
  上市公司迎政策利好
 
  面对上述政策利好,投资界对海水淡化领域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升温。
 
  华泰联合证券行业分析师冯伟通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了该领域的投资策略。
 
  “海水淡化产业中投资机会主要来源于市场份额最大、技术最好且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反渗透法。”冯伟通说。而在反渗透法领域,冯伟通主要看好三类企业:首选是生产海水淡化核心设备反渗透膜的企业,次选在投资中占比较大的高压泵、高性能耐腐蚀性钢管和仪表生产企业。此外,还有水处理中使用的氯、碱等化学制剂的生产企业。
 
  方正证券则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未来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主要分布在高压泵、耐腐蚀铜管、仪表和膜组件等方面。
 
  在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多家证券机构均看好南方汇通(000920,股吧)、双良节能(600481,股吧)、海亮股份(002203,股吧)。
 
  海亮股份是海水淡化铜管的龙头企业。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因此处理海水用的管道必须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具备生产此种耐腐性铜管能力的海亮股份前景由此被看好。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产能已达到3万吨/年,加工费和毛利都比较高。海亮股份的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海亮股份实现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29%。
 
  “海亮股份业绩不错,国家扶持政策出台后,海亮股份估值将会有所提升。”方正证券(601901,股吧)分析师邓新荣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方汇通则是反渗透膜市场的领军者。由南方汇通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是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反渗透膜产能300万平方米,年产量超过280万平方米,占据4%~5%的市场份额,占国内企业供给量的50%。
 
  该企业今年的中报显示,公司复合反渗透膜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毛利率高达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占公司毛利的26%,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从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生产的双良节能也被券商普遍看好。记者了解到,去年双良节能发行近5亿元可转债从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生产,该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9套低温多效LT-MED/12000吨海水淡化设备。该公司参与研发的“25000吨/日大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试装置”今年已通过专家评审。华泰联合证券预计其海水淡化设备毛利率有望达到30%,净利润率超过10%。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渭南市扎实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1分钟“揪出”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
上海:从地下到云端,解码2050年智慧城
云南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水利部专题部署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贵州扎实、系统推
上海市防汛办研究今年汛期排水除涝力量叠加
自贡:全省率先实施“留水”工程,为全国缺
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10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