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济宁市举行水污染防治暨污染物减排总结表彰大会,对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15家单位和51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前环保部公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0年度考核结果》中,济宁市代表山东省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实现了五连冠。
记者了解到,淮河流域是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流域之一。为彻底治理好淮河污染,国务院批复实施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并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淮河四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每年都对四省淮河治污情况开展考核。
济宁市代表山东参加淮河流域治污核查,既是信任和重托,也是考验与鞭策。为确保淮河迎查成功,济宁市把水污染防治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来落实。成立了最高规格的济宁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指挥部,以集中会战形式强力推进治污迎查工作。
根据国家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要求,济宁市按照“治,用,保”的流域治污总体思路,研究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了166个重点治污项目、226项具体任务。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济宁市累计投入资金139.3亿元,仅去年就投入47.1亿元,促进了重点治污项目全面实施、顺利推进。其中,通过建设及升级改造,14座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集中处理率均值达到93%;7座垃圾处理场日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820吨,无害处理率80%以上。投资4.29亿元建成7座再生水截蓄导用工程,可拦蓄达标排放中水5912万立方米。
在航运污染防治方面,取缔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小码头35个,统一建设了标准化、环保型港口。并实施《南四湖清洁养殖规划》,设立了10万亩常年禁渔区,清理养鱼网箱16.5万平方米。
在今年国家考核之前,济宁市列入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44个必查项目和列入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的119个项目已全部建成,国控水质断面达标率100%。特别是,南四湖得到持续改善,达到三类水质标准,为近三十年来最好。
今年3月,国家考核组对济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