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实地探访了株洲清水塘地区的一些企业、民众及当地污水处理厂,并从多个职能部门了解到几大焦点问题的情况。本报记者杨杰妮 谭旭燕储文静 刘渝渝 邹晨璐 长沙、株洲报道
代表:希望国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湖南代表团今年首次以全团名义向全国人大提交清水塘搬迁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江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清水塘是老工业基地,搬迁任务很重,需要的资金比较多。同时,需要搬迁的企业中有一些是央企。那么地方确定搬迁,央企的集团公司在北京,如果它不同意,我们的搬迁计划实施就有问题。”李江坦言,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引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视,推动这个事情的解决。他还希望,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和央企的集团公司能够对清水塘工业区的搬迁给予更大的支持。
李江表示,清水塘的搬迁,是湘江治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他透露,在“两会”开幕前,全国人大环资委曾组织相关执法检查组到湖南听取省人大、省政府的有关汇报,表示将对此重点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姜玉泉昨日也对记者表示,希望国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居民:工厂搬走,“空气会好些”
61岁的谭春文在清水塘丁山社区住了一辈子,昨天他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环境要比以前好多了,起码好了90%。”谭春文介绍说,自己去年从湖南省建设五公司退休,以前清水塘这边到处都是化工农业厂、冶炼厂和选矿厂,空气并不好。“这些年经过治理已经好了很多了。”
谭春文告诉记者,听说有很多工厂可能要搬走了,“会安静一些,空气也会好些。”
记者在清水塘随机询问了十多位居民,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对搬迁事情有所耳闻,但是当问到“你知道要搬到哪里去吗?”的问题时,他们都摇了摇头,有少数居民还很好奇地追问记者,“你知道要搬到哪里去吗?告诉我吧!”
企业:最关心的是员工稳定和企业发展
“听说是要搬,具体情况并不了解。”昨天下午,记者在湖南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办公室见到该公司副总经理曾国新时,他正忙着填写《株洲市清水塘地区战略性绿色改造报告调查表格》,因为今天(14日)株洲市相关考察团就要到湖南昊华化工有限公司来进行调研考察。
曾国新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职工的稳定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曾国新介绍,如果搬迁,如何妥善安置员工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另外,选址要考虑企业运输的半径,原材料的供应等问题,希望国家政策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治理努力]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降低了成本
在污水处理方面,株洲市清水塘有两个污水处理厂,霞湾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株洲市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则主要对清水塘地区的工业污水进行排污处理。
“这两个污水处理厂实行一套领导班子的管理方式,”昨晚,两个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凌天落向记者介绍,“生活污水厂是2001年投入使用的,而工业污水处理厂是去年建成使用的,目前在量上面已经能满足当地的排污治理需求。”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理处副主任罗青表示,去年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后,清水塘地区的所有工业污水全部集中排放到处理厂进行处理,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直排标准后才能排进湘江。罗青说,污水先经过物理处理,筛选出无机物、漂浮物和砂石,然后进行生化处理,去除重金属;此外还要进行液压处理和膜滤、沙滤处理,尽可能地将水里面的杂质去除。
罗青表示,目前工业污水处理这一块质量还是很高的,只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工厂的排放标准不一样,污水出厂时间不一样,出水量也不一样。”罗青认为这加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处理厂工人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但是目前集中处理污水的效果已经比较明显了,在处理成本上也比之前各厂独自处理减少了不少。
焦点一
2.7万农民如何进行避险安置?
全团建议请求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湖南代表团以全团的名义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支持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实施产业升级企业整体绿色外迁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到,实施产业升级整体绿色外迁,污染土地上2.7万农民需要进行避险安置。《建议》指出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相关政策支持。
《建议》提出,请求国家对清水塘产业升级整体绿色外迁工程给予资金支持,将该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搬迁、居民避险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列入国家相关重大专项资金支持和政策范围。
株洲市两型办的工作人员昨日介绍,市两型办现在正在牵头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清水塘地区做前期的调研工作。
焦点二
搬迁企业迁往何处?
株冶株化处置尚未形成决议
《建议》提到,拟对清水塘地区3家大型央企中国五矿株冶集团、中盐株化、华银株电和2家上市公司智成化工、旗滨玻璃实施外迁升级改造。
“中盐株化要实现整体产业转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毕竟涉及到两三万职工的生存问题。”中盐株化集团(以下简称株化)环境保护部部长李景胜说,目前株化的产业转移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改造一批新设备、淘汰一批旧设备、转移一批项目的方案来实施。目前,具有中盐株化的知识产权的两个项目,正在进行环境保护评价,而项目转移的选址工作也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完成后,将逐步实现“转移一批”的计划。
昨日,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株冶株化究竟怎么处置,目前我省尚未形成决议。而据2011年7月发布的《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产业转移》的汇报材料称,“十二五”期间,拟将株化清水塘生产区的装置全部转移或者淘汰,搬迁到株洲攸县某工业园,腾出全部约80万平方米的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
其他企业进展如何,《建议》提到,目前华银株洲电厂整体外迁项目已经立项,旗滨玻璃外迁选址工作正在进行。
焦点三
没被关停、搬迁的企业如何监管?
尚未关停企业每月都会被夜查暗访
昨日,株洲市环保局何副局长向记者介绍,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首批项目已经完成,39家中小污染企业已经全部关停。何副局长介绍,目前39家污染企业已经全部关停,对改善清水塘乃至株洲城区的环境质量起了明显成效。据估算,这39家中小企业被关停后,株洲市每年可削减废水中总铅337.9公斤、总砷706.5公斤、总镉166.8公斤,削减废气中铅尘41.12吨、镉尘5.81吨、砷尘4.44吨。
这39家企业中,还有着一系列的补偿问题。对属于淘汰落后产能、符合《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企业,将由经信部门牵头,组织申报国家、省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奖励资金和中央财政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对按文件规定主动关闭淘汰搬迁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主要用于职工安置经济补偿和固定资产投资损失补助。
关停企业中相关企业的职工安置经济补偿则将由株洲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但何副局长坦言:“目前补偿工作才刚刚启动,短时间内难以一步到位。”
其他剩余污染企业将何时告别?有没有列出退出时间表呢?株洲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水塘的搬迁将一步一步走,尚未关停的企业,环保部门将确保其不超标排放。今年一二月市环保局已两次组织执法检查,今后每月都将对该地区排污企业夜查暗访,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焦点四
污染土地将来如何利用?
污染土地已完成土地性质更改工作
记者昨日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了解到,清水塘污染土地综合利用方案经国家批复后,已全面完成34.41平方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变性(土地性质更改)工作。
株洲市重金属污染地区的专项治理也将持续进行,从污染源的控制、土壤污染整治、水源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分年度对重金属污染区进行整治,逐步消除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目前根据株洲市近年来上报的年度用地计划,清水塘片区的建设用地用途包括了工业项目用地、保障性住房等。
据了解,39家被关停企业的相关土地出让将分两种情况实行:属于国有土地的,工业用地出让净收益扣除24%计提后返还企业;属集体土地的,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政策收储,同时解除集体土地使用合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