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对外发布了《2011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厦门海域总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符合较清洁海域水质标准,但是马銮湾仍是严重污染海域。海水浴场的水质比2010年有所改善,但是椰风寨、黄厝和海韵台健康指数有所下降。九龙江整治方面,今年我市将通过城市联盟共同推进九龙江整治工作。
记者 吴笛
海域水质
大嶝海域和东部海域最干净
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厦门海域中,清洁海域面积占全海域面积的44.3%,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仍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东部海域、西海域和河口区海域综合水质较2010年有所改善;大嶝海域、同安湾和马銮湾海域综合水质与2010年基本持平;南部海域综合水质略有下降。
各海域水质综合评价等级排序依次为:大嶝海域(清洁海域)、东部海域(清洁海域)、南部海域(轻度污染海域)、同安湾(轻度污染海域)、西海域(轻度污染海域)、河口区(轻度污染海域)和马銮湾(严重污染海域)。
福建海洋研究所海化室主任、副研究员陈南表示,厦门马銮湾海域水环境状况亟须改善。据他介绍,马銮湾位于西海域西北端,由马銮海堤与西海域隔断形成一个海水湖,湾内海水交换能力很差。另外,海沧区的过芸溪、集美区的深青溪和瑶山溪均流入马銮湾,污染源主要是流域各村庄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
海水浴场
优良等级天数占98%
公报显示,2011年厦门主要海水浴场漂浮物较少,温度适宜,综合水质状况良好,“优良”等级天数占98%,较2010年有所改善。
2011年主要海水浴场健康指数为“优良”的天数所占比例平均为88%。与2010年相比,椰风寨、黄厝和海韵台健康指数为“优良”的天数所占比例稍有下降,其他各海水浴场健康指数为“优良”的天数均有大幅上升。
2011年主要海水浴场适宜和较适宜游泳天数比例平均为83%。与2010 年相比,椰风寨、黄厝和海韵台海水浴场适宜和较适宜游泳的天数所占比例稍有下降,其他各海水浴场适宜和较适宜游泳的天数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
排污口
一半排污口超标排放
公报显示,2011年监测的13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指标)的排放总量较2010年有所增加,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较2010年有所下降。专家表示,化学需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农业工业污水排放的增加,而氨氮和总磷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因为社会经济活动在增加,排污总量也在增加,同时污水处理厂的脱氮脱磷的技术还需要不断提高。
另外,这13个陆源入海排污口中,有6个(同安污水处理厂、石渭头污水处理厂、集美污水处理厂、筼筜污水处理厂、海沧污水处理厂和翔安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达标,这些达标的排污口均是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其余7个排污口均有个别因子超标,超标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其中对海域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较大的排污口有两个,分别是科技中学排污口和埭辽排污口。
九龙江入海污染物
总量增加
公报还显示,2011年九龙江入海污染物总量较2010年有所增加,入海量增加的污染物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油类则有所降低。同安东、西溪入海污染物总量较2010年有所增加,入海量增加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油类和总磷则有所降低。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治理九龙江排污方面,今年厦漳泉三地将会联合出台实质性举措。该负责人说,厦漳泉同城化对九龙江流域的整治有一定的好处,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动九龙江流域行动计划,通过城市联盟共同突进九龙江整治工作。
中华白海豚种群
得到良好保护
2011年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中华白海豚和文昌鱼受到良好保护。前埔—黄厝海区、南线—十八线海区文昌鱼的平均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
让人欣喜的是,中华白海豚的种群发展也很稳定,群众报告白海豚的遇见率比较频繁。去年,厦门海域火烧屿观测点共观察到中华白海豚活动85次(235头次)。中华白海豚种群受到良好保护,仅西海域就发现3次10-20只中华白海豚成群出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