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是民生的重要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将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损害。19日,我市召开2012年长春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副市长孙亚明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据了解,今年我市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高度重视饮用水、重金属、危化品污染问题,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国控、省控重点工业污染的自动监控。
去年,我市对48家单位的62台超标排放污染物锅炉进行了限期治理,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区优良天数345天,优良率达94.5%。同时,加强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共检测机动车25万台(次),检验率达86.5%,并严格执行外埠机动车转入管理,实现了外埠“黄标车”、老旧机动车等高污染、高排放车辆零转入。此外,对水源地水质进行了111项指标综合评价,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两个水源地、4个监测点位检测数值全部达标,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在去年150天综合治理行动中,市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参与,配合排查烧烤店铺786家次,督促99家完成治理,督导16家转项经营。组织排查各类企业7453家,对415家存在污染、扰民的业户进行整改,对89家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去年我市还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城市污染防治设施和造纸等重点行业监管力度,严查企业超排、直排、偷排和不正常运转环保设施等违法行为。检查锅炉及各类环保设施、设备6330台/套,正常运转率达97%。并对125个建设项目加强滚动排查,跟踪督导280家单位完成了整改治理任务,下达行政处罚262份,收缴罚款534.2万元。
去年,我市环保工作实现了水源地保护无污染事件,环境安全无应急事故、百姓诉求无群体性案件、队伍建设无违法违规事件等目标。在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我市当选了“2011年度中国十大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居于前列。
经过长期治理,我市环境状况持续好转,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会上,长春市环保局局长闫文介绍,目前,长春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减排空间在缩小,压力在增大。伊通河、饮马河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化学品环境隐患、危险废物不规范储运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保护亟待加强;一些企业恶意排污,逃避监管。
今年是长春市再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时刻,6、7月,国家环保部将组织专家对长春市进行考核验收。围绕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今年,我市将启动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包括水库清淤、伊通河治理、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等,实施一批环境提升工程。会上,长春市副市长孙亚明指出,今年长春市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将是突破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落实燃煤机组、燃煤炉脱硝脱硫规定,整治高污染企业,汽车尾气合格率达100%;重点剞劂松花江干支流、伊通河饮马河污染问题,确保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100%;要将PM2.5和臭氧常规空气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