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局研究将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往对岸亚公角“女婆山”下的岩洞。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土地资源短缺,为配合社会及经济发展,港府正研究发展岩洞增加土地供应。港府昨日表示,将向立法会申请两笔共近亿港元的拨款,当中包括开展一个香港岩洞发展研究,制作总纲图作将来发展之用;也会为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往亚公角“女婆山”岩洞作相关研究。当局表示,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可释出28公顷土地,有关地皮将作住屋用途,若一切顺利,研究项目可于今年6月展开,最快2017年动工兴建,2027年完成搬迁。
香港土地储备不足,为解决问题,特区政府提出发展岩洞。发展局副秘书长(工务)林天星表示,发展岩洞可带来多种好处,包括把合适的现有政府设施迁往岩洞以释出土地,作房屋或其他用途,预留的地下岩洞空间亦可容纳未来项目,及作将来的地下扩建,部分不受欢迎设施亦可藏于岩洞,减少对环境和小区的不良影响。
林天星透露,香港有2/3土地的石质及环境适合发展岩洞,特区政府会研究将400多项公营设施,包括滤水厂及污水厂等,是否适合迁入岩洞,估计所需研究费用为4,040万元,下周将在立法会讨论,5月将于财委会申请拨款,冀8月能开展研究,预计2015年10月完成,届时将拟备岩洞总纲图以预留区域作岩洞发展。
而有望最快迁入岩洞的项目为沙田污水处理厂,发展局计划把污水厂迁往对岸的亚公角“女婆山”岩洞。沙田污水处理厂现占地28公顷,相等于1个半维园,是香港最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为每日34万立方米。林天星表示,“女婆山”下将划出逾140公顷土地作岩洞发展研究,搬迁后的污水处理厂,由于采用新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面积会较现时小,而预留的空间可作扩建或其他发展之用。他补充,选址“女婆山”是因该地主要为花岗岩地质,适合发展岩洞,该处亦无破碎带,且邻近沙田污水厂原址,可把搬迁成本减至最低。
林天星续称,港府本月8日已就搬迁沙田污水厂往岩洞的研究,咨询沙田区议会辖下卫生及环境委员会,委员会均对此表示支持,但关注搬迁对附近居民在环境、健康和空气质素等影响。他强调,当局重视地区意见,研究完成后会将结果与区议会作进一步讨论。发展局将于5月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拨款近6,000万元,冀今年6月开展研究,预计在2014年6月完成。而搬迁工程期望可在2017年展开,并于2027年完成,林天星坦言,由于要维持污水厂运作,工程需时10年是比较长,会要求顾问公司提出创新方法把工时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