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三年建设,牛栏江—滇池补水的源头工程德泽水库枢纽昨日正式下闸蓄水,为今年年底牛栏江向滇池补水创造了条件。
李纪恒、孔垂柱、张祖林等省、市领导出席水库下闸蓄水仪式。
每年至少6亿方补水滇池
德泽水库枢纽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北西方向、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上游的德泽乡境内,水库最大库容为4.48亿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最大坝高142米,坝顶长386.9米,宽12.0米。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主要由德泽水库枢纽、干河泵站工程和输水线路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工程起点为曲靖市沾益县德泽水库,补水工程输水线路落点位于松华坝水库下游约3公里处的盘龙江左岸,通过盘龙江进入滇池。今年底,该工程竣工通水后,牛栏江将以每年至少6亿方的补水量,至少连续20年向滇池补水,使滇池水资源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建设盘龙江“清水通道”
云南省水利厅和昆明市有关部门编制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入湖实施方案》显示,要打造盘龙江清水通道,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引水量通过盘龙江输送到滇池外海。“清水通道”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截污和清淤,第二、四、五污水处理厂尾水改入草海,调蓄池设置,内源污染控制,河道景观和功能提升等。盘龙江“清水通道”的建设,要确保牛栏江补水水质,增强河道的自然性、生态性和景观性,进一步把盘龙江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绿色走廊”。要协调好补水和排水的关系,滇池排水通道以海口闸为主,西园隧洞主要承担中水和洪水排放。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成通水后,将为滇池补充生态用水,同时也为环湖截污创造了条件。今后,主城污水通过第二、四、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将不再通过盘龙江进入滇池外海,而是改入滇池草海,这将对滇池水污染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增加滇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环境容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向滇池补入大量清洁水,还将加快湖泊水体循环和交换,改善滇池水环境。据预测,随着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等外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滇池水情将发生较大变化,滇池可利用水量将比目前现状水平翻一番,2015年前滇池流域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同时,在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及滇池流域其他治污控污措施的共同作用下,2015年,滇池外海的化学需氧量(COD)指标将好于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限值,总磷(TP)、总氮(TN)好于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限值,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盘龙江全面截污打造“景观长廊”
盘龙江起点松华坝水库,终点洪家村入湖口,全长26.5公里,流经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度假区,是滇池流域最主要的入湖河道,也是牛栏江—滇池补水通道。2012年1至8月,盘龙江入湖口断面水质为Ⅳ类,与去年同期相比,水污染指数下降26.7%,污染评价为显着减轻。
目前,在盘龙江全段可见的排水口共有188个(东岸84个,西岸104个),其余已完成整治的排污口由于河堤整治和绿色工程已被覆盖。其中:雨水口65个,未封堵和已封堵但有渗漏排口18个,已封堵无渗漏排口45个,支流沟渠溢流式截污口26个,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3个,农灌泵站及盘龙江分流口23个,自来水放空管、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口等其他排口8个。
为把盘龙江建成“牛栏江—滇池补水清水通道”和城市“景观长廊”,重点要对未封堵和已封堵但有渗漏的18个口(点)和26个支次沟渠溢流式截污口进行整治。对已封堵无渗漏的45个口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进行填埋、拆除和绿化;对3个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口、待尾水外排工程完成后,进行拆除并绿化;对其余农灌取水口、自来水放空管、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口等还有使用功能的31个口(点)视不同情况进行绿化、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