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水务局对外公布7月城市供水水质公报。公报显示,在7月份抽检的98家水厂当中,有13家村级水厂不达标,超标项目主要为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而在1-6月中,常平镇陈屋贝村级水厂连续6个月不达标,目前已被处罚3万元。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东莞首家正式被罚款的村级水厂。不过,经过反复检测和整改,陈屋贝水厂出厂水水质7月份已达标。
市镇级水厂均达标
7月,市水务局对全市98间水厂的出厂水进行了抽检。抽检项目包括浑浊度、游离氯、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高锰酸盐指数共9项常规指标。在98个出厂水水样中,市东江水务水厂5个,镇级水厂32个,村级水厂61个。
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有13家村级水厂出厂水水质不达标,超标项目主要为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氯、臭和味及色度。市水务局已按相关规定对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的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置。
陈屋贝7月份水质已达标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6月,常平镇陈屋贝水厂连续6次出厂水水质不达标,不达标项目主要为浑浊度、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随后,依照相关规定,市水务局对陈屋贝水厂作出3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陈屋贝水厂投入26万元,分别对滤砂池、老化蜂窝斜管管网等设施进行更新,完善定期冲洗制度,加强对管网末梢进行消毒冲洗。经过反复检测和不断整改,7月份,陈屋贝水厂出厂水水质已达标。
常平将整合村级水厂
据悉,常平镇已经出台《常平镇整合村级水厂工作实施方案》,该镇分管领导分别带队,到7家村级水厂进行协调,对整合细节进行座谈。
据悉,各方已就整合水厂后补助标准、水损率如何界定、整合水厂后原水厂工作人员安置、村公益性用水收费、管网接驳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常平镇村级水厂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于9月份于常平镇政府召开会议,会议批复了关于整合村级水厂的相关方案,初步协议、实行措施等内容,并决定于9月底与包括常平陈屋贝、新围等相关村委会敲定协议内容,最终落实整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