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十年】
老农觉得重回“四大宽”年代
“政府一治理,啥都正规了,河水变干净了,河滩还腾出不少庄稼地”。12日,站在贾鲁河清源大桥,中牟县刘集镇贺兵马村70岁的梁书有,望着河水里夕阳的倒影感慨万千。
他见证了贾鲁河的变化。“上世纪我们这儿流行‘四大宽’,赶背集,撵背会,河里洗澡,漫地睡。那时,河水清凌凌的,想啥时去洗澡,扑腾一声就跳进去了”。
贾鲁河河水变黑变臭,在八九年前,“郑州城里的污水,不经处理就排到贾鲁河了”。
如今,贾鲁河的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最让老人激动的是,今年夏天,久违的小鱼又重回贾鲁河。梁书有非常兴奋,好像又回到了“四大宽”年代。
郑州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州各大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由105平方公里拓展到310平方公里,是10年前的近3倍,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污水处理能力由每日40万吨提高到每日110多万吨,是10年前的近3倍,污水处理率近90%,跃升至全国中上游水平。
郑州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陈勇透露, 郑州今年年内将力争开工四个污水处理厂,若这些污水处理厂在明年年底都能如期建成运行,郑州排放的污水基本就可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声音/十年】 “河长”管河治好辖区水环境
四五年前,颍河的水是黑的、臭的,“别说抓鱼摸虾,抓住也没人敢吃”。但如今颍河的水变得清亮。这种“蝶变”,归功于漯河市环保局2009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的“河长制”,该局5名副局长分别被任命为黑河、颍河、清潩河、三里河、沙河流域的“河长”。“河长”是该流域水质监管第一责任人,要管好这条河从上游到下游所有的事儿。
有无实行“河长制”,河水水质差别大。实行该制的5条河,在3年内全部变了样:河水变清,水质明显好转。
2012年8月9日,漯河市政府决定对黑河、三里河、颍河、清潩河、沙河、澧河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汇水区域,实行“河长制”。“河长”的级别也提高成各县区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漯河规定,凡出境河流断面出现生态补偿扣款的,由相应责任县区政府(管委会)承担。
不仅漯河如此,全省18个省辖市在2010年都统一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个奖惩分明的办法:“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上游省辖市出境断面水质污染物超标的,必须给予下游省辖市经济补偿,并由省财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态补偿金扣缴及资金转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