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创新水环境监管模式,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效果明显。
该市按照“治、用、保”的水污染防治思路,积极构筑水污染防治体系。完善水污染防治设施,先后建成7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组织7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废水废气全面稳定达标排放。科学划定市区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安全保护,并组织开展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环保工作人员加大力度对全市44个水源地及上游地区环境污染隐患进行大整改,构筑饮用水安全保护屏障;加强水质在线监控。该市在两广交界处设立有界首水质自动监测站,对跨省水质进行在线自动监测,在桂江上游京南断面建设的第二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已有33家企业共安装39套废水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市污染源监控中心联网。水环境监测手段的科学化、自动化、先进化,为准确反映全市水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状况提供了技术保障。
由于全市水环境监控形成了驻厂监管、在线监控、管网巡查、监督监测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该市市控江河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西江段界首断面作为桂粤两省区最重要的江河水交接断面,水质全面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