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柔时,她是文明之母;愤怒时,她又是洪荒猛兽,她的“一举一动”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此,确保城市供排水的畅通,保证市民的饮用水安全,是一个城市在发展和进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步伐中,市水务局挑起了水环境治理的大梁,并为此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近日,市水务局纪委书记、机关党总支书记王向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相关工作进行了阐述。
“市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宜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内部分工明确,细化了各科室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各项有关创建任务。”王向东说,市水务局认真落实 “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认真开展落实好这三项制度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规范审批窗口行政行为的重点。今年来,未出现一例审批项目超过承诺时限和发生行政审批投诉的现象,群众满意率达100%,还收到了70多封感谢信。
“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工作。”王向东告诉记者,市水务局狠抓城市供排水和节能减排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城市供水工作,确保用水安全。今年上半年,铺设DN10—600供水管道21.39公里;开展了两次三江九河20个断面,包括县城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工作,水质均达到Ⅲ类水标准。二是维护管理好排水设施、保持城市的排水畅通。1—8月,累计清理泄水篦共3580块,清淤维护下水道主管7978米,清淤维护疏浚支管道3157米,新安装排水检查井35座、泄水进水井50座、泄水篦50套。三是做好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工作。全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已完成雨、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工程雨水管网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70%,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60%。今年1—8月建成污水管道3.5公里,雨水管道2公里。
在市水务局的工作中,不仅对公共设施用“加法”,也对影响水环境行为用“减法”。据王向东介绍,市水务局持续深化水环境治理工作,对我市现有398座水库派专人负责各自的水环境监督治理工作,共搬迁和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场23户,取缔网箱养鱼1165只,全市饮用水水源水库和备用水水源水库已无网箱养鱼,饮用地水源水质得到了改善;对全市承担有供水功能的全部75座小型水库进行了水质监测工作。同时,加强对水库大坝和水库周边的垃圾进行清理,对水库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水库水质逐步走向好转,达到了“治理一座水库、还百姓一湖清水”的水环境面貌,实现了“还城乡碧水、建美好新宜宾”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对河道水面漂浮物的打捞治理。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集中治理行动68次,共出动打捞船1300艘次,人员4300人次,打捞治理水葫芦、浮萍、垃圾等水面漂浮物11000多吨,使全市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积极主动地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也是市水务局工作的重点。几个月前,宜宾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洪灾,市水务局及时提供了大量储备物资,保障了应急抢险工作的有序开展。王向东说,市水务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基建站设立了应急办,负责日常事务,还设立了24小时值班电话。同时,编制完成《宜宾市水务局安全生产应急总体预案》,并由各相关科室站分别编制完成水利、地电、水产、基建、防洪、供排水等专项应急预案,共16种。此外,成立了水利工程、地质、电气、供排水等11个专业共83名专家的应急专家组和应急救援队伍,按要求进入宜宾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在下一步工作中,王向东说,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目标督查考核力度,加大协调沟通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