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将生态建设写进党章,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看齐,我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听到此消息后,感觉很振奋人心,我已经铆足了劲,准备在中山生态建设事业上大干一场。”昨日,中山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副科长杨成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谈到如何理解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杨成称,在他看来,工业化之后,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成了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这让每一位国人都感到无比地自豪。
累计投入170亿元才有了生态中山
中山如何围绕“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的愿景,搞好生态建设?杨成表示,中山首先有被称为“市肺”的五桂山及“市肾”岐江河,来作为先天屏障,调节大气,自然生态环境链条相对完整,并以此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于2008年12月,成为首个通过省级考核的国家生态地级市;2011年7月,中山市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地级市,这不仅是会上唯一一个获表彰的地级市,也是广东省至今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荣誉背后,却是中山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近些年来,在建设绿化美化、内河整治、湿地恢复等12项生态环保工程中累计投入170亿元,先后启动了岐江河“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开通了岐江夜游。全市18个镇已全部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其中16个镇成为国家生态示范镇。
今年1月5日,中山市委、市政府以联合发布1号文的形式下达了《关于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吹响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的“集结号”。
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
比重提高到50%以上
“到2015年,达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要求……单位GDP能耗低于0.515吨标煤/万元,碳排放强度低于0.4吨/万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进一步削减,内河涌水质达标率80%以上;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全面完成,生态经济体系全面建立……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这些既是中山市委、市政府所定的目标,也是任务。
就此,中山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十八大后国家所订立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来抓中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积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打造幸福和美新家园,已成为中山市领导与全体市民高度统一的共识。
环保局夜查制衣厂
一企业废水暗红,一企业污水直排岐江
14日晚,中山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分五组,开展重点污染企业夜查行动。新快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到大涌镇某工业区夜查牛仔洗水厂。
一家名为“锦兴”的制衣厂排出的废水呈暗红色,该厂监测人员称,最近工厂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坏了,所采数据不太准确;而另一家名为“大成”的制衣厂其排污口就设在岐江边。执法人员遂提取了这两家制衣厂的废水样本,拿去检测,最快五天将出结果,届时,这两家厂废水处理是否达标将见分晓。
企业监测员:
“监控系统坏了,所采数据不太准确”
当晚8时40分许,执法人员来到“锦兴”制衣厂,看到其排污管道有水排出,水质呈暗红色,遂又检查了该厂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该厂一名环境监测员称监控仪器近段时间坏了,所监测的数据不太准确。执法人员重又来到该厂排污管道前,提取了七八瓶污水样本,准备拿回去监测。
“作为牛仔洗水厂,最大的污染源在于其染料所产生的废水,这个很专业,不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向河涌排污就是企业有问题,按照国家及地方所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只要废水是经过处理的,达标后就可以排放。”现场一名环保执法人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