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了解到,为全面“呵护”湖泊的生态环境,新疆将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乌伦古湖列为自治区级试点保护湖泊,并投资1.2亿元建立水质监测系统、修建防护隔离带、保护湖周植被,确保“湖水常清、草地常绿”。
水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国四大苇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有机鱼产地。近年来,由于流域内工农业用水大增,加上水体污染,导致博斯腾湖水面下降、水质变差。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9000万元在流域内各地建设污水处理厂、购置生态应急监测船、水质监测设备等,以加强对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的监控。
此次试点保护的喀纳斯湖是国家5A级景区,赛里木湖是著名的高山湖泊,也是名扬中外的旅游景区。除了编制湖区生态保护总体规划和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报告外,湖泊所在地还修建了生态公厕,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
素有“北国渔乡”之称的乌伦古湖盛产五道黑、红鱼、贝加尔雅罗鱼等,是新疆第二大渔业基地。自治区今年投资800万元用于编制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在沿湖渔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购置生态、水质监测设备等。
据自治区环保厅介绍,乌伦古湖、喀纳斯湖和赛里木湖目前水质良好。新疆将它们列入试点保护湖泊主要是做好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为新疆渔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
新疆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但其境内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0多个。这些湖泊或夹杂在盆地中,或位于高山之巅,或镶嵌于沙漠边缘,湖边独特的景致为湖泊增添了别样的美丽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