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中午,家住闽江边的陈小姐打开“福州环境保护”网站,点击“PM2.5试运行监测数据”,把鼠标轻轻移到师大、紫阳等监测点位上,1小时前的PM2.5数据就立即显示出来。“好多点位的PM2.5小时浓度都不到10微克/立方米,福州的空气质量真是太好了!”陈小姐感叹道。
福州不仅空气质量好,水环境质量也好。从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福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为市民撑起了一个“有福之州”。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福州市环保局明确了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执法监管、饮用水源安全、建设生态市等将是福州构建生态文明城、让“有福之州”福泽绵延的重点。
污水变废为宝 为内河生态补水
日前,记者跟随省、市人大代表走访了我市多家污水处理厂。在浮村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用空的矿泉水瓶,从经过处理后排出的尾水中,装了满满一瓶水。只见水质清澈透明,就像普通矿泉水一样,放在鼻子下仔细闻,略有一点土腥味。工作人员介绍,该厂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尾水经过生化处理,磷、氮含量更少,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有益,所以全部排入晋安河进行生态补水,让污水真正变废为宝。
福州已经实现了所有县(市)有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去年全市污水厂处理能力达到了95万吨/日,今年上半年新增污水处理量2394万吨。
为了实施减排,我市将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火电行业、钢铁企业、纺织印染、建陶行业的整治作为重点来抓,一直按期完成国家和我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
市民足不出户 可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10月30日起,福州市向全社会公布PM2.5监测数据。所有市民都可以像上文提到的陈小姐一样,随时查询监测数据,前一日的日平均浓度和前一小时的小时浓度,都直接从监测仪器传到网站上,做到了阳光、透明、高效。除了PM2.5监测数据,福州市环保局还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水环境质量周报,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福州的环境质量状况。
11月23日,福州市环境监测及污染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通过验收。该地理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福州市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统计、分析和应急监测能力。
环境执法监管与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福州市环境保护12369咨询投诉热线,24小时为市民提供服务,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接到投诉电话后,执法人员都会立即出动,为市民排除环境困扰问题。据统计,今年初以来12369热线共受理群众污染投诉3650件,处理率100%,办结率保持在97%以上。
今年,福州市加大了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截至10月底,全市共出动人员1.1万多人次,检查企业2200多家(次),立案查处企业62家(次),市级挂牌督办环境问题2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总投资500亿元 2015年前建成生态市
6月27日,《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修编)》获批,明确了2015年前福州要力争实现国家生态市的创建目标,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库,包括五大保障体系等方面布局的重点工程建设共91项,总投资约500亿元。
福州市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城乡环保管理新格局,全市80%的乡镇编制了乡镇环境规划。全市已完成37个国家级、75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完成4个国家级、150个省级、875个市级生态村创建。永泰获环保部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命名,并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省级考核。今年上半年,我市已下拨“以奖代补”生态创建资金1468万元。11月23日,晋安、马尾两区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考核验收,分别成为全省第3个和第4个省级生态区。
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市环保局进一步理清了2013年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目标和对策。市环保局长纪建平表示,要深刻领会好“五位一体”部署的重大意义和“生态文明”的精神实质,甘当建设“美丽福州”的实践者。明年,我市环保部门不仅要充分应用电子、电脑等科技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质量,还要注重在创新上下功夫,力争在“一岗双责”机制上有创新,在PM2.5防控、环保标志及黄标车淘汰上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