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的水若有毒、变浑浊,80公里外的第九水厂可以即时掌握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入水厂前就可以处置,更不会进入管道流入老百姓家中。
有一种说法,北京人每喝的一杯水中,有60%来自第九水厂,可见其在北京市居民供水中的重要性。记者在水厂内的中控室看到,密云水库水质的实时情况都可以监测到,浊度、毒性等参数都有红色预警指标,水质污染达到临界点会自动报警。80公里外的水厂就可以即时采取措施,避免水库造成更大影响。
据介绍,每年的9月开始,密云水库的藻类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如果不及时处理,水就会有“味道”,他们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在水库水进入输送管道的同时撒入大量粉末性活性炭,深度吸附水中的藻类,净化原水,保证水质,每天光活性炭的投入就要上万元。“看到有人浪费水我们干这行的都特别心疼,真的这些水来得特别不容易。”北京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说。
除了加强原水处理,第九水厂所有的水处理完进入供水管网前,都要经过集团级、厂级化验室、运行车间的三级检验。光二级检验,每类水样每天就要进行十项检测,一天的日常检测高达1240项次。
梁丽介绍,北京布设了3000多个电子眼在供水管线和设施上,以查询管网隐患。根据2011年管网事故分析,基础沉降、汽车轧坏造成的事故最多,占81%,施工破坏引发事故占3%,材质、腐蚀管材因素引发事故占16%。但从北京利用监控处理以来,管线事故正逐年降低。从破损隐患日处理总数来看,2006年日处理事故9.66处,2010年日处理事故7.4处,到2012年8月,日处理事故6.62处,其中实际发生2.6处,主动检测出4.2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