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全年取水总量控制在21亿立方米以下、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0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含开式火电)控制在18.7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2%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4%以上,有效巩固了全省水资源管理示范市建设成果。
强化日常管理
常熟今年报批城西污水处理厂、东南污水处理厂2个排污口的设置,未增加工业排污口。市水利局水资源科科长邓正元告诉记者,现在本市基本不审批工业企业单独排污口,“即使是这两个生活排污口,也进行严格论证,而且审批后,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水利部门狠抓水资源日常管理。年初制订了全市年度工业和生活取水大户的取水计划。加强对水资源费的征收,以价格杠杆调控企业取水量。同时加强水资源“四个一”规范管理,对新申请取水户在审批取水的同时全面落实“一证、一表、一卡、一牌”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年度考核、严格统计、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等,规范水资源日常管理,目前,取水用量各指标均未突破年度计划。
推进信息管理
日前,在水利局水资源科,工作人员刘双佳在电脑前轻点鼠标,“这个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取水情况。”介绍间,他点击了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的选项,企业当天每小时的取水量立刻在屏幕上显示出来,“9点到10点这个基站的取水量是19119立方米。”除了地表水的使用情况,系统还可监测地下水的情况,随着刘双佳的操作,几秒钟后,页面上显示出了何市毛纺厂这个监测点获得的即时地下水情况,水温16度,水位-8.9米。
据介绍,这套系统不但能实时监测相关数据,而且能自行记录,并进行日、月、年的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安装前,工作人员需要去监测地实地监测,现在,相关信息每月都自动汇总到系统终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目前市水利局对全市年用地下水2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全部联网进入水资源信息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到年底监控范围可达到97%,以后该系统还将进行全省联网。
加快载体建设
目前,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处理中心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这个太湖流域节水减排项目,采用德国先进的人工湿地工艺,将园区内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到标准后作为海虞工业用水有限公司的补充水源,经处理后送入园区企业进行循环利用。项目截留了排入长江及其周围水系的污水尾水,建成后预计全年可减少废水排放146万吨。
今年,本市启动节水型社会创建、节水载体建设以及相关财政资金项目申报等工作。目前,《常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全市完成11所小学节水型学校、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个节水型小区的创建申报工作,完成国家财政项目申报1个、省水资源费项目申报4个、太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六期项目申报2个,为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