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全年投资16.24亿元,解决了255万农村群众和35万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由去年的72%提高到78%,饮水水质合格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将其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省水利厅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坚持把项目前期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以前期工作的深度,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坚持项目审批与计划安排挂钩,全年省、市、县三级共审批项目3100多处,中、省农村饮水安全投资创历年最高,达14.37亿元,是去年的1.23倍。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制定并下发了《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对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制定下发了《陕西省实施细则》,加强督查检查,及时发现整改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工作进度稳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区域集中供水工程发展势头迅猛,受到了水利部“飞行检查”组和国家发改委稽查办、财政部陕西专员办督察组的充分肯定。
为了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水利部门提出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即每个县以县级人民政府的名义,出台一个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一个办法管到底;每个县组建一个县级农村饮水工程专管机构,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职能“五落实”,一个机构统到底;每个县制定一个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基金提取制度和使用办法,由财政负担和水费计提两个渠道筹集,一个制度用到底。同时,从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入手,从严把好工程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全年完成了89处省批工程和榆林“板块推进”工作的省级验收,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新格局正逐步形成。目前,已有52个县成立了县级专管机构,30个县建立了维修基金提取制度,40个县成立了农村供水协会,68个县出台了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饮水事业逐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依靠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新建工程全部配备了消毒设备或采取消毒措施,受益人口500人以上的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必须配备消毒设备,500人以下的集中供水工程督促落实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