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专业管网抢险保障服务队伍,科学运用价格杠杆增强节水意识,积极推进主支管网更新换代步伐……近年来,我市在建设以“优质水源、集中制水、环网供水、分质用水、统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供水新模式过程中,突出将节水减耗、构筑“固若金汤”般的科学供水体系,作为供水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将水资源损耗降到最低。
打造坚实的供水管网,是确保将优质水安全送达的保证。在推进城乡优质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为有效改善主支供水管网的“跑、冒、漏、滴”现象,我市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供水管网改造,累计投入近10亿元,大规模扩展和更新供水管网,目前累计新建供水管网1500公里。结合供水管网的扩建和更新,我市还逐步推行分质用水,一段段老管网经过全面维修后继续发挥“余热”,搭建成一张新的工业用水管网,大大减少了优质水的消耗。针对城区老小区管道已严重老化、管网漏水严重等实际情况,我市在推进城区老小区改造工程中,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启动了供水支管网入户改造工程。改造中,原来的铸铁管、镀锌管等老管材全部被球墨管、PPR管取代,从而达到减少漏失率、提高水压、改善水质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全市供水管网“筋骨强健”,漏损率明显降低。
再强健的供水管网偶尔也会生“小病”,这就离不开一支反应快、效率高的节水“保姆”队伍的全程呵护。为实现管道修复和其他管网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高效快速反应处置,我市投资800多万元组建了专业管网抢险保障服务队伍,不仅配备了80多名专业抢修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还配备了先进的工程抢险车、大型挖掘机等抢修设备,专门负责DN300以上的管道修复和其他管网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中,我市全力推进乡镇小水厂接收管理工作,选派工作经验足、责任心强、能吃苦、善管理的管理干部到各水厂领导并开展工作,对乡镇用户进行“地毯式”普查,摸清家底,建立用户台账,完善用户资料,加强管网检测和修复,杜绝私接乱装。
科学发挥水价对节水工作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居民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引导居民从身边节约点滴做起;适当调高水价,积极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使节水更加科学合理化。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节水工作成效显着,去年万元地区GDP用水量为22.0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1.2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7%,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