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住建部就“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作出回应,称据普查,2009年,全国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而据2011年最新抽样检测,中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住建部称,中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近年来水质不断提高。
“自来水合格率仅一半”的“天机”一经泄露便被疯狂传播,身处风口浪尖的住建部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来了两个纠正:先前不是50%,而是58.2%,而且这个数据上升得很快哦,现在已经达到83%了。看来,公众非但不该予以指责,反而应该来点热切的掌声,以表感激涕零之意。然而,仔细阅读便会发现,住建部似乎在跟大家玩“偷换概念”,那个令人振奋的水质达标率数据实在“水分十足”。
表面上看,自来水合格率是来了个跨越式的进步,但结合两次调查标准一看,二者并没有多大可比性。2009年那次调查,是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没有漏网之鱼,数据的真实程度毋庸置喙。但2011年那次调查,是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进行了抽样检测,里面既去了“镇”这个组成部分,又仅仅是城市的80%,并且还是个抽检,杂七杂八一去,数据所能代表的意义可想而知。难怪有网友戏称,光在北京市中心抽检算了,保证百分之百没问题。
住建部在数据高低上打马虎眼,自然是为了逃脱监管不力之责,但问题在于,纵然数据可靠,83%的达标率就能摆得上台面吗?水是生命之源,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身健康,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半点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实际上,即便83%的水质达标了,剩余的17%也是个很可怕的比例,按照城市人口计算,大约有一亿多人在饮用不合格水。当然,这种换算方法并不科学,毕竟水厂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不尽相同,但显而易见会有大量人群喝不到达标水。
更令人忧虑的是,两次调查都仅仅针对自来水出厂水质,而城市供水管网的质量低劣也是不容回避的隐患,有事实为证:2000年至2003年,中国184个大中城市管网水质发生过4232次二次污染事件。也就是说,即便出厂水质一点问题都没有,也难保喝到肚里的水就是健康的。
常看欧美大片的人都会留心到一个细节,他们那儿的自来水是打开龙头就可以喝的,水质之高已经达到了一个令咱们感觉惊讶的地步。国情不同,公众眼下并不苛求能达到那么高的标准,但喝到一杯烧开以后安全可靠的水总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