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魂。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蓝图中,市水务局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渭河西安段整治工程。
年底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90%
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博表示,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做好水文章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一笔。城市是人口聚集区,治理好污水是一项重要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150.6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6%。
新建的市第二、第九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9万吨/日。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去年11月开工,今年年底将建成运行。四项工程全部建成后,到今年底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89.6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
全面完成渭河西安段整治工程
在渭河治理方面,2011年是全省渭河治理启动之年,我市完成38公里堤防工程建设。特别是渭河西安城市段,按照3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堤坝全部完工。2012年,又进一步加大投资规模,开工建设85.6公里堤防治理工程,到11月底已建成62公里。
“今年,将重点建设渭河高陵、临潼高坎段和无堤段治理工程,并加快建设堤顶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确保按省政府要求,率先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渭河西安段整治工程。”刘博告诉记者。
加快李家河水库建设
“我市将加快建设李家河水库工程,李家河水库总库容5260万立方米,输水工程全长73.6公里,工程建成后,年供水能力7093万立方米,可解决城市东北部地区220万人生活、生产用水紧缺问题。”刘博说。目前,市水务局正加快建设李家河水库工程及配套东南郊水厂,确保按工期安排于今年底前完成全部移民搬迁安置和主体工程建设,2014年上半年实现蓄水试运行。
此外,还将加快编制昆明池(斗门调节水库)、涝河天桥、太平河入沣河口、沣河沣惠渠首等4座平原水库建设规划。
“三河三库”流域移民搬迁陆续实施
“黑河引水系统是我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其水质安全关乎城市供水安全。为加强水源保护,一方面要号召大家在进山游玩时注意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逐步实现该区域内的群众搬迁。”刘博说。
就峪河、田峪河、沣河以及金盆水库、甘峪水库、石砭峪水库等“三河三库”是黑河引水系统的6个主要水源地,市水务局正加快实施黑河金盆水库二期移民工程,今年10月底前将全面完成金盆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159户、590人搬迁安置工作。同时,甘峪水库等其他5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移民搬迁项目已列入我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实施。
“八水润西安”展现西安之美
为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河流水量衰减,城市供水不足,生态用水紧缺、水面水景稀少等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规划实施了”八水润西安“工程,并将其作为事关西安”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五件大事之一。
在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城市供水、生态引水、湖泊湿地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实现“一年快速启动、三年效果初现、五年基本建成、八年全面展示”的目标,确保到2020年,将我市建成“八水润西安”,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