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饮用水市场是指在我市生产、经营销售的纯净水、矿泉水、瓶装水、桶装水、自来水等饮用水企业,目前涉及的供水企业数百户,饮用水生产企业数十户,饮用水销售企业上千户。
据了解,我市成立了河源市饮用水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专责小组,由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法制局、市水务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责小组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比较典型、普遍性的问题,及时由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向牵头单位通报,再由牵头单位联络员向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保证了信息的通畅,试点有效推进。
通过试点工作,饮用水市场监管取得可喜的成绩,质监部门在去年12 月初对全市20 户(其中 2 户停产)瓶(桶)装饮用水获证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样检验,共抽取 26 批次样品,经检验合格26 批次,合格率100%。检查了二次供水单位122 个,蓄水池190 个,总容量约为14500 立方米,用水人数达10 万人以上,整体卫生状况比往年有所提高。
铺开 : 实现无缝衔接
“两建”工作正式铺开后,在饮用水行业管理上会采取什么监管措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此欧阳飘指出,将由工商、水务、质监、卫生等六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打击饮用水经营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扩大整顿成效,实现饮用水市场监管无缝衔接。
此外,还将落实饮用水检测专项经费,保证饮用水质量快速检测工作的落实;追踪溯源,实行检测结果通报,各职能部门进行快速检测和质量抽检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掌握饮用水市场的质量动态,并适时向社会公示;根据监管、执法和抽查等信息,建立饮用水生产、经营企业及主要负责人信用信息记录档案;建立完善“黑名单”制度,将生产经营不合格饮用水的市场主体列入“黑名单”;对饮用水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实行信用分类监管,依法公开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