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漳河是长治市最大河流,在山西境内约80公里,被泄漏苯胺污染后变成“危险区域”,沿河百姓生活饮水变得非常谨慎。1月8日,记者顺浊漳河一路探访。看到的,有浑浊发蓝的河水,也有当事企业员工设坝清污的场景;听到的,有沿河村民捞拾死鱼的描述,也有遭受污染的怨言。
不饮本地水好多年
朝着浊漳河方向,沿省道河潞线(河口—潞城)东行,路旁便是天脊集团那条排污沟渠。正在砸冰清污的天脊员工和记者前一天见到时一样忙碌。他们打破冰层,将成块污冰运走,然后用笤帚扫除,放活性炭吸附。
面对热火朝天的清污场面,沿途村民却并不买账。
黄牛蹄乡上黄村一位自称姓张的村民说,他今年50多岁了,对村口的这条污水沟再熟悉不过了。在他的记忆中,这条沟渠水体颜色多变,有时呈黑色,有时又发绿发蓝,还有时是红色,气味难闻。“很多年以前,我们就不吃本地水了。至少有20多年,如今我们吃的是从其他地方引来的自来水。这次就是事严重了,他们才来管,以前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多人来清理。”
除了身着天脊集团工装的员工,在上黄村附近,记者还看到停在此地的五六辆大巴车,数十人拿着各种工具,排队行进。不远处,几辆铲车正在挖沟施工。这些工人自称来自潞安集团,除了自明身份,面对记者提问要么摇头不语,要么低头避行。
记者现场看到,黄牛蹄水库也已经开始进行清理。挖掘机对水库中的冰面进行挖掘,运输卡车在水库外待命装运。这里的冰面颜色比沟渠冰面颜色更深,冰层更厚,工作量显然更大。
直到排水沟渠与浊漳河交汇处,前行沿途场景类似,人员车辆往来忙碌,目的只为清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