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球邮报》:中国干旱具有全球影响力
如果北京被迫大量进口小麦,已经节节攀升的小麦价格将继续增长,加剧全球通胀的担忧。
人工降雨的大炮上周被召唤时,肆虐中国北方大地的干旱已持续数月。由于中国小麦产量受到旱情威胁,而这同样也对全球面包价格极为关键,数百枚装有碘化银的炮弹被发射升空。
对云层袭击后有了盼望已久的短期效应, 08天无降水的北京终于迎来了入冬后首场降雪。虽然小雪给农民带来了少见的笑容,国家气象中心已承认这次降雪不足以缓解全国旱情严峻的产粮区。
小麦和面粉价格在历史高点盘桓,不断有小道消息说产量短缺将迫使政府7年来首次进口大量小麦,中国要养活13亿人口。全国干旱控制中心网站一份公告将目前旱情描述为:糟糕。
中国正与干旱奋力搏斗时,粮价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在飞涨,贫穷国家发现许多物品都变得无法承担,人们担忧不安情绪会扩散。广义的通胀也是中国和其他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不断增长的担忧,也是一些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存在的问题,比如英国。许多商品价格上涨或将动摇全球经济复苏,由于公司忙于应对高成本以及各国中央银行感受到提高利率和经济增速减缓的压力大增。
本周早些时候,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基准价格冲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高位,在北京确认中国仍旧拥有“足够”粮食储备后有所下降。
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价格本周也破新高,达到每吨3110元,许多国际专家都预测今年中国粮食收成或比去年1145万吨产量减少400万吨。
除了担忧中国的粮食产量,小麦价格还受到澳洲洪水以及俄罗斯禁止出口粮食1年的影响,而俄罗斯通常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商和出口商,由于当地也遭遇了延长的旱情。
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2011年全球小麦产量为6.47亿吨,比2010年和2009年有大幅下滑。如果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市场会迅速收紧。
中国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实现小麦自足,去年进口了140万吨小麦,部分是由于人们对西方食物的爱好有所增长,需要高质量的外国小麦。中国上一次进口大量转基因小麦还是2004年,当时为了增加国家粮食储备,购入了大约700万吨(大部分来自加拿大)。
上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罕见的“特别警示”,警告说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和山西持续的旱情,总共占据中国小麦产品的近三分之二,以及危及到粮食产量,如果旱情持续到春季,情况将会“变得非常严峻”。官方新华社认为山东省的旱情是近两个世纪来最严重的。
“在我的家乡,什么事都得依赖老天。我们没有井水也没有其他灌溉设备,所以如果还不下雨,田里就没水。农耕季节再过一个月就来了。如果那时还不下雨,全年的收成就完了,”一位在北京销售面粉的山东人说。
正如人工降雪证明的,政府不会对旱情坐视不理。上周,温家宝总理批准了20亿美元的资金来应对旱情并促进今年粮食产量,包括在山东、河南与河北打了数千口新水井。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分布视察了受灾地区,并呼吁要“竭尽全力”同旱灾造成的影响斗争。
“我们不能像美国和澳大利亚那么做,就看天吃饭,如果有旱灾,农民能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赔偿。如果粮食紧缺,对世界都是个灾难,因为中国将把国际市场所有的小麦都购买了。我们需要担负起责任,”北京东方农业分析师陈树伟(音)说。
但陈先生也表示现在就惊慌失措有些为时过早,由于干旱对小麦收成的影响还要等上数月。“我们在农耕开始前无法做出判断。”中国小麦产量的90%都是3月种植6月收割的春小麦。
“国务院正尽其所能同旱情斗争,并维持粮价稳定,”政府在电视上表态。(编译: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