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柳州市卫生部门了解到,该市即将启动饮水型氟中毒防治项目,通过实施多项措施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给居民带来的危害。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柳州市惟一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病区分布在融水县的两个自然村,人数有1000多人。“有些人得了氟骨病,还有些人有氟斑牙。”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氟骨病是长期饮食含氟量高的水或食物而引起的慢性骨骼氟中毒,主要表现有腰腿痛、全身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骨骼变形等。氟中毒所导致的疾病是终生的,目前没有特效药。
尽管如此,氟中毒可以预防。根据自治区健康惠民工程的要求及《2013年度柳州市饮水型氟中毒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柳州市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防治氟中毒。
在融水县,在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氟病区加大改水工作力度。融水县有2个病区自然村,3个村屯配套了小型改水工程,基本解决病区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改水工程是指改变村民以前打井取井水用的习惯,采用集中式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和深井水。
融水县已经实施了改水工程,但从掌握的情况看,仍有些人患上氟斑牙。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有部分村民依然继续使用含氟量高的井水。卫生部门预计3、4月份到融水县病区采集水样进行分析,氟超标的水源届时将被封起来。
已知的病区分布在两个自然村,其他农村地区是否也存在高氟水呢?为此,疾控部门将开展农村居民饮用水高氟水源搜索。搜索的范围包括全市10个县区、2007年以来未进行过常规水质监测的居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进行摸底调查后,疾控部门将对目标工程各采集一份出厂水和2份末梢水进行水氟含量测定,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