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山西省侯马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市区域内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为1181万立方米,当地人均水资源量为76.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0,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0%,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县市之一。据悉,该市每年地下水超采量达700万立方米,已形成占全市总面积39.2%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
事实上,说到水资源供需矛盾,侯马市只是全省的缩影。相对于不断减少的水资源量,山西省的水资源消耗量却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在上升。记者在省水资源管理中心采访时了解到,当前有三方面问题正在加剧着我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首先,地下水超采严重,补给不力,水资源供给能力下降。目前,工业企业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农业园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等,虽然都铺设有专门的供水管网,但为节约成本,多数企业都私自挖掘深井,抽取地下水来满足生产需求;一些农业种养户也在自己园区内机井取水饲养牲畜。
其次,饮用水和生活杂用水管网不分,混合使用,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随着城市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除尘等对水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
第三,中水回用推广不力,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据了解,目前我省各县区都建有污水处理企业,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基本都能达到标准,但是目前大部分县区中水利用率都很低,只在城市人造景观方面有所利用。尽管一些工业企业也有污水处理系统,但也仅止步于去污等简单工艺水平,根本达不到循环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