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地球之肾”面临衰竭之忧 委员呼吁立法保护湿地
“地球之肾”面临衰竭之忧 委员呼吁立法保护湿地
发布日期:2013/3/12 15:13:14



随着天气变暖,大批北迁的候鸟飞临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沿海湿地觅食

 

  防控“雾霾”,一方面要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另一方面应强化对水源、森林、湿地的保护,发挥大自然的“自净”作用,尤其是长期被忽视、正在日益退化的湿地,更应得到重视。


  北京的湿地只剩下“零头”


  【数字】


  你相信吗?北京以前能种“水稻”!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的数据:1573年北京的湿地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占北京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20世纪50年代“退化”到2568.23平方公里;近50年来北京的湿地总面积减少2000多平方公里,到2009年只剩下“零头”526.38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13%。


  当前,北京空气污染极受关注,那么湿地对减少污染有何作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高吉喜委员对此进行“科普”: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特征植物。湿地内这些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虽然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节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有作用,对空气净化也很有好处,但不能夸大湿地对治理雾霾的作用。”高吉喜委员理性地分析道,现在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还是和“排放”有关系,污染排放的增加是最根本原因。高吉喜委员还特别强调,“雾”和“霾”不一样,“雾”是由湿度决定的,而“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多留湿地能少中“霾伏”。改善自然系统的“自净”功能,增加对湿地、河流、水库、山塘、溪沟的保护,能起到“水清气自净”的作用。


  湿地面积为什么退缩?


  【数字】


  被誉为“千湖”之省的湖北省,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消失了477个。据2003年“通江湖泊”调查,长江中下游原有的100多个通江湖泊,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2个。黑龙江三江平原的自然湿地,由解放初的500万公顷减少到目前的91万公顷,湿地丧失面积约78%。


  湿地面积为什么退缩?地球之肾为什么衰竭?委员们从自己的调查分析中查找原因:


  “天灾人祸使湿地减少。”厦门市政协主席陈修茂委员认为,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趋势明显,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既有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也有捕捞、狩猎、砍伐、采挖等人为因素,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


  “湿地功能退化,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台盟中央秘书长张宁委员指出,中国湿地历经长时期开垦利用,遭到严重的破坏。大面积自然湿地的永久消失,湿地水资源污染和不合理利用等,已经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更重要的是,湿地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委员说,我国的湿地面积居全球第四、亚洲第一,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超过50%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41处,国家湿地公园近300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地区湿地复垦的增加,我国的湿地仍在不断减少。距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湿地立法提上日程【数字】


  国家林业局曾提出,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严防死守6亿亩湿地,这是湿地保护的“红线”。


  “森林、海洋、湿地被公认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我国,前两者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和法规,惟有湿地还没有。湿地很容易被破坏、被污染,可保护它、根治它的污染却很难。”陈修茂委员在《关于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法的提案》中呼吁为湿地立法。“从2003年起,相关职能部门就提出了制定我国湿地保护法的建议,但至今也没有制定出台,造成湿地保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采取措施,加强国家层面湿地保护工作的提案》,对湿地保护的制度建设提出“一整套”建议:一是划定湿地保护的“红线”,扩大湿地保护空间。优先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纳入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的禁止开发区,建立严格的保护管理制度,巩固、扩大湿地保护空间。二是积极推进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设,并尽快启动试点工作。三是把湿地总面积、湿地保护面积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进行政绩考核,落实地方政府湿地保护的责任。


  “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如今鄱阳湖水清了、鸟多了,但湖区群众却仍未摆脱贫困,许多湖区群众为了生计不得不另谋出路。这样的尴尬局面说明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张宁委员认为,建立湿地补偿的长效保护机制要抓“两头”,坚持“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一头”是对湿地保护者给予多种形式的补偿;“另一头”就是要对占用和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从法律上给予严厉惩罚,对占用和使用湿地支付高额成本,对功能受到破坏的湿地实行高额赔偿。


  除了法律法规上的保障之外,还须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对城市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并依靠科技手段合理地布局和管理湿地。委员们向全社会呼吁:“保护湿地,其实就是保护生态,更是保护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渭南市扎实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十亿分之一克水体污染物,1分钟“揪出”
国内首个利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
上海:从地下到云端,解码2050年智慧城
云南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水利部专题部署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早谋划、早安排、早启动!贵州扎实、系统推
上海市防汛办研究今年汛期排水除涝力量叠加
自贡:全省率先实施“留水”工程,为全国缺
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质量提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10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