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南宁讯 (见习记者雷倩倩)6月20日,一场降雨过后,家住南宁市同和华彩美地小区的刘女士就知道,长兴路口的积水必然深至膝盖,小型车辆无法通过。但她不知道,从长兴路口至民主路铁道口,短短400米的路段里,23口雨水井就像23个小池塘被埋在路面下,雨水已无法通过雨水管道排出。该路段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等该路段的排水管道与园湖路排水管道接通后,就不会出现内涝了。
猜测排水量减小是原因
自从长堽路开始维修,一旦下雨,刘女士出行就成了问题。出门的必经之路长兴路口,逢雨必涝,约30米的路段,水深至膝盖;雨大时,水会从雨水井盖里喷出来,甚至顶开雨水井盖。每到这时,她的车子开不出去,出租车也不开进来,只能趟水过“河”。
刘女士认为,修路后,长兴路口原有的排水沟出水口被缩小,排水量也相应减少。另外,长兴路口有建筑工地,泥头车进进出出将路面压坏,形成了低洼地带,因此雨水一旦排不出去,就从水沟里反渗出来,积在路口。
家住长兴路口附近的黄先生也认可刘女士的说法。在长兴路口的排水沟旁,黄先生说,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都通过这条水沟排出。这条水沟约有一成人高,3米宽,一辆柳微车可通过。以前水沟上没有盖子,水沟常有垃圾,都从未涨过水。修路后,施工人员在排水口处安装了直径约为1.5米的管道,减小了排水量,内涝不断,水常沿着马路,蔓延到民主路铁道口。
黄先生认为,应在水沟排水口处安装两根管道,保证排水通畅。
排水管道被“拦腰截断”
厢竹北路污水管工程的工作人员黄先生却不这么认为。黄先生说,按规划,长堽路的排水管道应与园湖路的排水管道连通,这样污水才能顺畅流入污水处理厂,雨水的排放才能通畅。但民主路铁道口隔断了两条路,施工方不能直接在铁道口进行地面作业,因此管道到了民主路铁道口就堵上了。另外,在修路时,该路段原有的排水管道已被压坏,修路的泥沙沉积在管道中,排水管道早已堵塞。排水管道被“拦腰截断”,水无处可排,这才是造成该路段容易内涝的原因。
黄先生说,通常道路的排水系统由可排水井和连通排水井的管道组成,目前该路段已修好的23个雨水井常年满溢,就像23个小池塘被埋在地下。按设计,该路段污水管道距离雨水管道只有5米,若铺设污水管道,装满积水的雨水管道恐怕承受不住开挖的压力,会因此破裂。并且,雨水井装满的积水对污水管道也会造成压力,施工方担心一旦开挖,雨水井里的水会倾泻而出,因此他们已在此驻守两个月。污水管道一直没能铺设,目前该路段的雨水与污水的排放,均共同使用雨水排水管道。
排水系统也遭“内涝”
黄先生表示,他们打的污水井也同样遭受了“内涝”。在长兴路口,一口8米深的污水井,已经泛绿的积水无处排放。这些积水都是从旁边的雨水井透过泥土渗进来的。他们的一台抽水机不管天晴下雨,24小时不停作业,把污水井里的水抽到马路上,被抽出的水沿马路顺势流去,路面总是湿漉漉的。“要是雨下得大,就要用3台抽水机同时抽水,否则水会满出来。”尽管把水抽到马路上引起路人不满,“但这也是不得已为之,不抽,水也会满出来流到路上”。他说,实际上,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抽出来的水经雨水井盖流回雨水井,再渗回污水井里。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设计民主路铁道口管道的铺设方案,等排水管道接通后,“该路段就不会再发生内涝了”。黄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