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月底试运行
城市景观用水将全部使用中水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网工程进展顺利,本月底即可试运行。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网工程位于市镇源污水处理厂南、白水河东,占地总面积24273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0761万元,主要建设曝气生物滤池、鼓风机房、消毒间、D型滤池、清水池、综合泵房、废水调节池、澄清池、储泥池、厌氧池等工程,回用配套管网长度达9190米。
在污水处理厂进水井口,厂长贾大庆介绍说,在建的污水深度处理就是在现镇源污水处理厂一级B的出水基础上,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絮凝反应过滤+消毒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及回用,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同时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的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和景观类用水标准。建成后,污水深度处理规模为7.5万立方米/日,能够满足国投晋城热电厂一期工程生产用水,百丽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泽州公园、花园头水库等河道景观用水和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用水,回用水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市再生水资源有效循环利用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009年10月9日,污水深度处理厂区工程开工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今年国庆节竣工投运的要求,市镇源污水处理厂成立了以项目法人贾大庆任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组和深度处理工程建设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全厂上下全力推进深度处理工程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总工程师李东林的办公室,一本本工程图纸摆在显要位置。李东林告诉记者,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水池建设比较多,而且要求比较高。我市的污水处理厂区工地是原来废弃的砖窑区,平均有7至9米的各种生活建筑垃圾,同时紧邻白水河,稍有不慎白水河就会流入地基形成返浆。广大建设者克服困难,深挖垃圾,回填土方,历时5个多月,完成了地基处理。目前,厂区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十余家设备厂商已进厂安装。鉴于污水处理设备的特殊性,土建工人、安装人员、监理人员在指挥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根据需要,交叉作业,有条不紊,合理推进。与此同时,6月15日,市区回用水管网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已开挖回用水管网沟槽5852米,管道安装4320米,截至7月底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360余万元。
再生水利用在我市尚属起步阶段,作为城市的“第二水源”,使用再生水无疑是缓解“水荒”的好途径。贾大庆说,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努力实现再生水的有效循环利用,事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切实做好再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需要集中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再生水管网建设,并出台再生水使用的有关优惠政策,把推广使用再生水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完善再生水价格激励机制,调动再生水用户的使用积极性,加快推广使用再生水,为我市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作贡献。(记者 栗晋波、实习生 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