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为促进我市环境改善和低碳经济发展,确保今年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预计今年年底,我市各县将建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2000多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40多万吨。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为了给“十二五”减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2006年,市政府将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目标分解到县市区,并将“一县两厂”的建设项目列入我市2007—2009年“民生工程”,由市长亲自任我市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强规划指导,明确年度实施计划,分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逐级落实,并纳入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切实强化节能减排考核和问责制。
“5·12”特大地震使我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一度停滞,灾后重建工作将基础设施减排工程列为重要目标和内容,相关部门还联合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落实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和修复等。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的困难,各级各部门以“抢时间、攻难关、保质量”为工作宗旨进行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已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江油、安县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7万吨。城区及江油垃圾处理厂已建成,平武、梓潼、盐亭、三台的垃圾填埋场已进入试运行,其余各县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在加快建设中。据了解,预计今年年底,我市各县将建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
据了解,2006—2009年,我市经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认可的减排项目共22项,这些项目有效发挥了重点减排工程的作用,我市各项总量控制指标达到省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与此同时,我市还对重点工业减排项目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每周1次以上的现场监察,发现问题立即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改。据统计,自2006年至今,我市已完成省级限期治理及依法关停、取缔、搬迁污染严重和治理无望的企业58家。(苏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