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朝阳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朝阳市水利局积极实施碧水工程,狠抓水环境治理,为城市发展增加魅力,为创建国家、省环境模范城市提供基础保障。
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为创模提供了基础保障。到2008年,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已完工,左岸形成堤防7.6km,右岸形成堤防4.94km,建成三座橡胶坝,形成3000亩人工湖水面和1100亩绿化带,10个主题游园、14个景点,增建了旗林广场和凤凰广场。综合整治工程与辽西古城朝阳相互融合,成为集水文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文化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并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水利风景区”荣誉称号,使朝阳城市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实施十家河整治工程,2010年10月前人工湖蓄水,形成240亩的水面。2011年230亩的绿化带和亮化美化硬化工程完成后,十家河两岸又是一处环境优美的水利风景区。大凌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和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朝阳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加强朝阳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完成了COD减排任务。朝阳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10万吨/日,采用悬挂链式曝气生物反应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出水为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建成通水,2008年初投入试运行,日处理污水5.5万吨,同年11月该项目通过辽宁省环保厅专家组的环境保护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2009年,日污水处理量达到8.5万吨。由于截污管涵全部建成,2010年朝阳市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稳定满负荷运转,日处理污水10.5万吨以上,达到日处理能力的105%。朝阳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7%。截至2010年底,朝阳市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6617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288吨,其中2010年就处理污水3351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6223吨,为朝阳市减排COD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饮用水。朝阳市区内有中山、扣北、柳城三个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担负着城区40万人的供水任务。日供水能力15.1万立方米,共有水源井22眼。中山、扣北水厂在水处理工艺上一直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从2000年开始引进美国进口自动加氯系统,加氯间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交接班制度,每小时进行一次水样比对试验,保证出厂水余氯不低于0.5mg/L。柳城水厂安装了目前较为先进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安全性有了大大提高。多年来,供水水质情况良好,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降低单位GDP用水量。朝阳市水利局坚持不懈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朝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朝阳市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朝阳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力度,使节水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和经常化。2010年朝阳市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节水水平逐步提高,朝阳市全年取水量预计为5.2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82立方米,比2009年减少10多个百分点。朝阳市万元GDP用水量与省平均水平相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单位GDP用水量为200立方米左右),达到了创模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