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滇
仇 和:推动形成“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机制。
张祖林:县(市)区和市级部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十个禁止”专项检查,监察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监督监察。
王道兴:严厉查处违反“十个禁止”的违法行为,对违法的单位、企业,实行“一次违法,永久退出市场”的制裁措施。
昨日下午,昆明市委、市政府召开昆明市“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暨滇池流域“十个禁止”工作会议,仇和强调,“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要坚持铁腕治污,到2015年,使滇池水质明显好转,草海、外海水质稳定达到五类水,力争达到四类水。
会上,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王道兴、陈勇、李喜三位副市长分别就“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滇池流域“十个禁止”工作,雨水污水和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园林绿化工作,森林城市建设、市域生态修复及水利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分别与相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度假区、官渡区、滇管局等6家单位做了表态发言。
市委书记仇和:面山“五采区”必须全部关停
仇和强调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坚定不移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资源循环利用、森林城市建设、市域生态修复及体制机制创新。
仇和说,在推进水林改革发展方面,要以河流之力、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为重点,抓好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增强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加强阳宗海管理和保护,推进松华坝、云龙水库、清水海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人口搬迁,完善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确保水源安全;要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节约用水,尽快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严重的局面。
在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要转变治水观念,由水资源开发、排放、单向利用,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转变;由水污染单纯治理向水生态整体优化转变;由对洪水简单截流排放,向与洪水和谐相处转变;由依靠远距离调水,向水资源就地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转变。要加大控源污染力度,构建完善截污治污体系,实现滇池流域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排放。要开展水葫芦、蓝藻等圈养种植和资源化利用,推动滇池污染治理由湖底清淤、底泥清淤向水体生物提取和底泥生物提取转变。
在推进资源化利用方面,要加快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符合条件的新、改、扩建工程项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同期配套率必须达10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60%以上;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90%以上,农业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7435万吨,建筑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以上。
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方面,要加快城乡园林绿化步伐,将5年的绿地建设任务用3年时间完成,到2013年,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和倘甸产业园区,要各建以平方公里以上的“杨善洲林”。
长期以来,石料、沙土、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昆明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推进市域生态修复方面,仇和强调,要加强滇池流域及其他重点区域山体植被和水域保护,全面实施禁止挖沙、采石、取土、烧砖、毁林、开垦、放牧、填河、围湖、擅采地下水等“十个禁止”,严厉查处违法“十个禁止”的违法行为。县(市)区、乡镇所在地、交通沿线,面山荒山绿化率必须达100%,面山“五采区”必须全部关停,全部进行植被修复。
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企业和县(市)区减排财政补贴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机制。
■市长承诺
市长张祖林:“十禁”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张祖林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环湖截污体系,抓紧实施第九、第十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主城和新城雨污水主干管及配套支次管网建设,完善环湖截污干渠(管)与片区雨污水管相衔接的收集处理设施,持续开展35条滇池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截污和环境综合整治;要全面开展牛栏江流域生活垃圾处理和截污治污、工业污染源治理、河道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要关停滇池流域内的11家砖厂,关闭禁采区内的矿山企业,依法注销有关矿山企业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张祖林说,县(市)区和市级部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十个禁止”专项检查,监察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监督监察,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问责,对推进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副市长王道兴:“一次违法,永久退出市场”
目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已上报省政府,待报国家审批,规划项目共六大类88个项目109个子项,规划投资为420亿元,其中部分项目被列为市的重点项目,必须在年内全面动工或完成。
王道兴说,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要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和责任监管体系,做好监督巡查工作,严厉查处违反“十个禁止”的违法行为,对违法的单位、企业,实行“一次违法,永久退出市场”的制裁措施。
副市长李喜:2020年建成4大水利体系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水利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32立方米,特别是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时并存。”李喜说,全市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要以围绕兴农田水利强农业基础等工作重点,通过5-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使水利发展速度、规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基本建成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水管理服务体系。
副市长陈勇:新建公园应有历史文化特色
“园林绿化是代表城市精神的重要艺术品,是一座城市精神面貌和景观风貌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不是简单的种树、造园,不能忽略满足市民多样性的需求和艺术造园的宗旨,应当强化文化建园的理念,把历史、文化、生态、美学融入到公园建设中,使公园在为市民提供赏心悦目环境的同时,成为市民开展优雅文化的场地。”陈勇说,做好文化建园,要明确公园主题文化,今后的公园绿地建设,尤其是新一轮的园博园建设,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其次是要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科技含量。(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