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网援引路透社报道,200多年前,来自英国的移民在悉尼靠岸,他们登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水源、补充饮水;但是进入21世纪后,澳大利亚这第一大城市却在面对饮用水短缺的困境。
悉尼这些年来长期干旱,当地人耗水量还是居高不下;据估计,到了2030年,悉尼将会陷入每年缺水2000亿升的困境。
新南威尔斯州政府属下“生命之水计划”负责单位指出:“悉尼所耗的水量持续超出供应量。”
悉尼目前有150万户人家,至2004年6月30日的一年内,这些家庭消耗了5000亿升的食水,这差不多等于悉尼海港的水量。在这同时,为悉尼人提供80%用水的主要水坝瓦拉甘巴(WarragambaDam)的蓄水量却已经跌到只剩37%。
悉尼水务署署长本尼特说:“这个水坝内的存水大约只能应付未来三年半的需要。”
虽然今年2月,悉尼普遍降雨,雨量还创下单个月份最高纪录,不过,由于建于1960年代的瓦拉甘巴水坝不在雨区之内,所以,它的存水量并没有因此增加多少。
除了瓦拉甘巴水坝之外,悉尼还有10个较小的水坝,不过,它们的存水量也不到一半。
新南威尔斯州政府估计,不久前才经历百年苦旱的澳洲,接下来还会经常面对这种雨量少、苦旱多的情况。
总部设在斯里兰卡的国际水源管理机构指出,到了2025年,澳大利亚也将面对水源匮乏的危机,澳大利亚必须在1995年的水平上,再增加25%的食水供应量,才能够应付未来的食水需要。
悉尼政府已经制定一项25年计划,来处理水源逐渐干涸的问题。
为应付这场水源危机,悉尼当局不得不考虑兴建新的水坝,然而新水坝不仅会耗资20亿澳元,还会给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悉尼当局的初步计划是设置深水泵,以便伸入水坝的深处,抽取水坝底部的存水,这每年可多抽取300亿升的用水。
此外,当局也打算把海水转化为食水,比如在尼兴建一座20亿澳元的海水淡化厂。
新南威尔斯州能源与公用事业部长萨多表示:“我们不能只祈求上天降下甘霖,而不考虑建海水淡化厂,这将危害悉尼的食水供应。”
悉尼当局也考虑建造水管或水道,从悉尼西南150公里外的绍阿尔哈芬河水(ShoalhavenRiver)引进悉尼;当局也考虑开采地下水源,以及推动再循环工程,回收废水重新使用。
除了开拓新的水源,悉尼政府也要进一步制止人们浪费用水。悉尼400万人口大多热爱户外生活,喜欢到海滩戏水冲凉、清洗车子和车道、更换游泳池水,以及浇花灌草地。大家以为食水来得理所当然,不知节制。
悉尼当局实施节省用水措施,10年平均用水量下跌了20%,不过,当地人的用水量还是很高。
在水的消耗中,家庭用户占了70%,工业用户12%,商业用户10%。平均来看,每个居民每天消耗350升的水。
目前,悉尼水务部门每年再循环的水量已经达140亿升。当局有计划要回收更多的雨水、冲凉之水、农耕之水,然后再循环使用,以生产数百亿升的新生水。选稿:王雯来源:中新网作者:许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