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政府“清水入城”工作要求,按照“全收集、全处理、全监控”的原则,我市今年以治理湟水河流域西宁段主要河流两侧及小河沟渠道污水排放口为重点,年内将治理240个排污口,加快实施截流收集处理工程,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建立完善湟水河西宁段保护机制,努力实现湟水河西宁出境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Ⅳ类水体标准。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我市在湟水河西宁段已完成254个排污口的整治,今年“清水入城”工作重点为治理市区及三县排污口240个,其中市区河道两侧非工业排污口92个、工业排污口20个、小沟渠道内排污口67个、三县排污口61个,市区、三县新铺设污水截流干管、连接支管及改造西宁市区管网114.3公里。今年一季度,我市四区、三县对全市未划入《西宁市水功能区划》的小河流、沟、渠进行全面排查,统计表明,四区、三县共有主要小河流、沟渠90条,其中农灌渠道18条、泄洪渠道19条、天然形成的渠道52条、其他性质形成的渠道1条,90条小河流、沟、渠道有生活污水排入的24条、水质有黑臭的17条。
此外,为巩固2010年排污口整治的成果,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对2010整治后的排污口进行了抽查,对湟水桥头、朝阳桥等排污口未纳入管网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再整治,督促2个未完工的截污工程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纳入污水收集管网,协调解决了第一污水处理厂溢流口排水问题。此外,下达工业、医疗废水限期治理和整改项目14个。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医疗机构废水排放监督管理和限期治理力度,督促企业、医院加强内部环境管理,增加水污染治理设施投入,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作者:张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