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部分水库出现了富营养化,个别水库也出现了蓝藻水华,对全省用水造成了影响。为防控蓝藻灾害,昨日,广东省水利厅与暨南大学共建的“广东省水库蓝藻水华防治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将对全省300余个大中型水库的水质进行监测,保证全省供水安全。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韩博平教授介绍,由于广东省地处热带地区北缘,常年光照强,水温较高,是蓝藻水华易发地区,加之广东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湖泊、水库的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近五年来,省内已有6个水库出现了蓝藻水华,富营养化和有毒蓝藻水华已直接威胁广东供水安全。他说:“广东省是水库大省,水库供水占了全省总供水量的40%,而且还负责港澳地区的供水。如果出现蓝藻灾害,影响很广泛。”
但韩博平也表示:“广东省的蓝藻毒性低于全国水平,而且广东蓝藻水华灾害防控也做得比较好。”据悉,新成立的“水库蓝藻水华防治中心”,将采取植物浮床、鱼类调控、人工附着介质等生态措施,对全省300余个中大型水库的水质灾害进行监测、防控。
相关知识:“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导致水华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海水中出现此现象则为赤潮,一般呈红色。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味。(夏杨 曾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