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的人居环境建设再次迎来掌声。17日,“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组在对南宁市进行为期两天的复查后召开意见反馈会,对10年来南宁市人居环境建设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在为期两天的复查中,复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对南宁市近10年来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复查组组长郑广大表示,在复查期间,复查组带着调查问卷走访了南宁多个社区,发现南宁市的综合评价在复查的7个城市当中最高。复查组一致认为,南宁市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自2001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等目标,在城市规划、住房保障、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城市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复查组认为,南宁市创建“人居环境奖”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建设“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其核心就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且顺应固有规律,利用诸多自然生态环境要素来持久改善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呈梯次配置体系,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均按市级、城区级、街道(乡镇)级和小区(村庄)级四级配置;同时,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扩大了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在建设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方面,南宁市把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改善交通秩序和提高运行效率方面效果明显;在创造“中国绿城”品牌中,经过多年努力,“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良好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产业结构布局比较合理,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较高;此外,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已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复查组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建议,要改善新老城区学校空间分布,整合完善住房保障工作机构,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尽快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立建筑物信息(特别是建成区建筑面积总量)的统计工作,大力推进雨污分流系统改造与完善。
副市长李国忠表示,南宁市将针对复查组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和分解,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人居环境事业的投入,按照规划,加大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完善南宁市的人居环境水平。(记者: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