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随着中挪合作技术援助《湟水河流域污染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第四子项目工艺优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没有投入一分钱资金的情况下,占我市污水处理总量约30%的西宁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出水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影响水质最重要的氨氮总量有效降低,进而使湟水河小峡口断面的水质得以有效改善,为西宁城市“创模”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由挪威政府出资,挪威水研究院专家做技术援助,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学模型为西宁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进行建模,发现工艺缺陷,挖掘工艺潜力,提高工艺效率,达到生物脱氮、提高COD去除率、增加处理水量。项目实施后,每天多处理污水1.7万吨,年新增污水处理量620万吨;在没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几乎新增一座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节约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约4000万元;氨氮去除率增加36.6%,出水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变,第一污水处理厂不仅增加处理水量19%,而且超出了设计能力2.7%;解决了丝状菌膨胀,掌握了控制丝状菌生长的技术。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技术以西宁第一污水处理厂为实例,所获得的成果在全国有示范作用。据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少量投入后,该厂便可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同时还可继续增加处理水量。(作者: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