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年内城乡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刘淑红 通讯员 邹芳)继去年完成6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之后,文登市镇级污水处理厂今年将再添新成员。6月30日,葛家镇和大水泊镇两处污水处理厂项目举行了签字仪式,将采取BOT的方式建设两处镇级污水处理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改善两镇镇区水环境,优化投资与招商环境。
作为“创建生态文明市”的重要考察环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迫切,然而农村生活污水去向一直是一道“未解之题”。去年以来,文登市提出要加快污水处理城乡一体化进程,当年5月份,泽头镇投资建设了文登市第一座镇级污水处理厂。之后,高村、张家产、界石、侯家、埠口等镇,采取BOT、TOT、BOO等多种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与民间资本建设经营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据了解,6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均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镇区生活污水,可有效保护镇村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文登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4月份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2010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要求,6处已经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镇、管委,年内将进一步完善驻地排污管网,确保驻地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70%,处理达标率达到100%;南海管委年内完成第一期2.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宋村镇、泽库镇污水处理泵站建设也正在规划之中,年内将完成镇区及附近区域污水管网设施建设,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0%以上,明年6月前两镇泵站将收集到的污水集中排入南海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此外,文登营镇、米山镇等城郊镇及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将通过市政管网并入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年内,14个乡镇及管委的生活污水都将找到“归宿”,镇级污水处理厂将全面覆盖文登市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