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璧山县城市面貌越来越整洁,在当地市民眼中,变化最大的当属璧南河。今日下午3点,重庆璧山县委书记范明文做客华龙会客厅,向网友揭开璧南河变清的秘密。
73公里长的璧南河,是璧山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次级河流。过去10多年中,沿河两岸工业的迅速发展,却为璧南河带来了大量直排污水。看着黑黝黝的河水,不少市民捂着口鼻称,这条河简直就像书法家的洗墨水。
为让璧南河重返清波荡漾,范明文透露,自2009年的12月,全县便启动了璧南河污染整治行动。
针对各类污染源,去年,璧山县依法关闭污染工业企业41家、沿河养殖场污染企业210家,清除河床瘀泥。同时,首创全市跨流域调水方式,将上游的水库放水,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清水,再次抽到上游,冲洗河道,增大水流。此外,在璧南河两岸种植树木,发挥自然修复水质功效。而在监管方面,全县更是将整条河流分成68个河段,分由68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37个县级领导担任河段督导长,将责任分摊到位,并于每月定期公示水质监测结果。6个月后,市民惊喜地发现,又黑又臭的璧南河变清了,水质由过去的五类改善到三类。
如何璧南河让碧波常在?璧山县环保局局长杨志勇表示,全县将实施河外截污,关闭取缔污染水企业、个体工商户。所有水库将取消养鱼,所有养育池将取消肥水养鱼。同时,全面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在今年内,建成7个污水处理厂。
在生态修复方面,将在璧南河沿岸,特别是在河流上游主要支流,或者受损比较严重的支流,大量栽种水生植物,对河流进行流动式充氧,增加含氧量。此外,将在上游兴建一座容量300万方的水库,扩建一个300多万方的水库,实施有计划放水,增加水的流动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