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山东省积极探索流域治污的有效途径,构建安全防控体系,计划到今年底将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治理,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日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省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有49条河流全线达标,恢复鱼类生长,但仍有10条河流还未全线达标。
近年来,山东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流域治污工作,并从今年开始,包括南水北调、小清河、海河流域、半岛流域在内的山东省四大流域全部实施了统一的严于国家标准4倍的流域排污标准,取消行业排污特权。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介绍说,山东自2006年以来治理污染企业的投资超过100亿元,仅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的环保资金就超过14 亿元。而5年来山东省用于南四湖、东平湖、小清河等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水利用、配套污水管网等方面的投资,也超过77亿元。
在新标准的指导下,污染严重的山东造纸行业进行淘汰或整合,至2008年,造纸企业从1996年的700多家减少至270家,COD排放量减至8.5万吨,同比减少 了58%。
山东省今年还投资1亿元,启动小清河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力争通过3年的试点,建立起各市横向补偿(赔偿)为主、省级财政引导的生态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流域水质改善的目标。
据统计,从2003年起,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7年持续改善,主要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均下降19.3%和15.9%;与2005年相比,2009年全省104个河流断面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了63.4%和69.1%。自2006年以来,山东已在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中连续三年赢得第一名,2008年在海河流域考核中也夺魁,在 2009年海河、淮河流域考核中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鞠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