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汾江河整治“630工程”将迎来“大考”。昨天,市汾江办介绍,列入今年6月30日前竣工的37项汾江河整治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余下少量扫尾工程正加紧施工。根据5月的最新水质监测,汾江河全流域水质已介于IV类到V类之间,“不黑不臭、三年江水变清”的目标基本实现。
现状“水变清了,臭味也消失了”
2008年2月,汾江河综合整治总指挥陈云贤提出,三年实现“不黑不臭、江水变清”的目标。三年后,汾江河水质究竟如何?
市汾江办主任杨日兴介绍,汾江河全流域水质已从2007年的劣V类,变为介于IV类到V类的景观水,上游沙口水闸5公里河段水质更是达到可以游泳的III类水。6月上旬,汾江办放生了800万尾鱼苗,未出现鱼群翻白现象。
对比2008年3月,汾江河水的溶解氧、C O D、氨氮和总磷四项重要指标,今年3月这四项数据分别改善124%、11%、40%和20%。记者走访汾江河核心河段中山公园段时,一名孙姓老伯说,“去年以来,汾江河不仅水变清了,臭味也消失了。”
表态:汾江河水质不会“反复”
治水难,保持水质更难。对此,杨日兴颇有信心,“从长远看,汾江河保持甚至会有更好水质”。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为例:2008年至2010年,汾江河整治计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目前已完成新增处理能力46.5万吨/日;全流域计划新建污水管网总长度为654.5公里,目前已完成475.2公里。此外,汾江河流域计划关闭企业36家,已完成32家企业整治。此外,两区还新增关迁企业80家。
杨日兴说,目前正在做底泥清淤、底泥填埋场及脱水场建设、汾江河北岸线整治等工作。已对中山公园至桂澜段8公里河段完成清淤,占整个清淤量的25%左右。(朱利辉)